因卿不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每月朔、望两日,也就是初一和十五举行的朝会也被称为月会。

但因月晴不同,有时候望日也会定在十六或者十七。

朔望日朝会可能宣布诏敕,但不奏事,会而不议,也就是只颁布封赏诏令或者新政举措,不讨论,相当于是一个政策发布会,所有在京文武官职事九品以上的,都要参加。

大唐的勋贵群体众多,几乎每个月都有老死病死的,朔望朝会也会不定时的更新一些袭爵的名单,而敬玄的名字恰好就在此次朝会之上。

礼部关于男爵得结论已经被李世民给一口否定,但既然这位大唐皇帝陛下没有特别批注要给予什么样的爵位,那势必就会引来争论。

前一个宣诏的也刚刚好是同在玄武门战死的吕世衡,他的儿子吕清上个月刚好病死,所以按照轨迹就由吕世衡不满五岁的孙子顶替了兆阳县子的爵位,这没什么好说的,都是按照规矩来的。

中书令宇文士及一大早就收到了皇帝的口信,要他挑头在朝会上提及关于敬玄袭承爵位的事。

只要是敬玄的事情小老头自然义不容辞,谁叫自己女儿还在他“手上”呢?

“陛下,老臣有本要奏!”

宇文士及刚一出班,杜如晦就皱起了眉头。

这不符合规矩,哪有在朔朝上奏事的?

身为尚书右仆射的杜如晦,有权质疑宇文士及的冒失举动,正要跟着出班,衣袖却被旁边的房玄龄拉了拉,并悄悄朝他摇摇头。

杜如晦顺着房玄龄递给自己的眼色往上一看,发现陛下面上并无恼怒之意,反而带着一丝鼓励的神色,顿时明白宇文士及多半也是授了陛下的意,遂退了半步回去,打起了闭口禅。

“宇文爱卿所奏何事啊?”

果然,陛下就等着这句话呢。

宇文士及抱着白玉做成的笏板摇头晃脑的说道:

“启奏陛下,臣尝闻为将者遂作心膂,爰从讨伐,光诸简册,为报君亲……”

宇文士及巴拉巴拉的说了一大通,好半天还没说到重点上,太极殿的文武两班尤其是武将堆里已经有人开始打瞌睡了。

而文臣们也一个个瞪着前面人的背景愣愣出神,今天是初一啊,多好的日子啊,早些下朝回家祭祖上香才是正理,这个破野头究竟要干什么?

“今有功臣后人流落草莽与野兽山林作伴,实令臣唏嘘,陛下素有割亲爱、舍嫌隙,以弘至公之道,何不赐其爵位,以彰圣德乎?”

宇文士及说了半天也累了,话锋一转就直切重点,前面主要是为了拖拖时间。

以他多年的政治经验,如果一件事最后会遭致反对,那么前面的铺垫必须要长,后面争论起来会有不少原本想反对的人因为不耐烦而闭口不谈。

尤其这件事与他们的切身利益没有任何冲突的时候。

既然前面宇文士及已经做足了功夫,那李世民就有足够的时间来整理自己的表情。

于是旁边的起居郎在本子上写下了这么一句话:

贞观三年六月朔朝,宇文士及奏言有功臣后人流落山野,帝泣,恸哭不已…

“竟有此事?朕为何不知?何人子弟?卿可知晓?”

一连四问,足矣向众人说明李世民现在的心情。

这让那些已经猜到宇文士及要干什么的武德老臣面面相觑,自己要不要上前去找这个不自在?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大明最后一个进士

大明最后一个进士

水刀伐木
大明最后一个进士简介: 文化是什么,是一个民族传承的依靠,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血脉。 生逢乱世,异族入侵,且看大明最后一个进士如果力挽狂澜,拯救最后的汉人传承。
其它 完结 182万字
抗日之双枪

抗日之双枪

减子哥哥
抗日之双枪简介: 抗战时期,一个十五岁的小伙,跟在自己媳妇的背后,助她成就双枪之名。
其它 连载 36万字
弩力回天

弩力回天

干越箫声
弩力回天简介: 男主角宋奇凭借他在现代所掌握的微薄的物理知识,制作了一些比较实用的工具,成为一千年前的领先人才,并藉此建立了不小的功名。女主角明玉的父亲借尸还魂来到了同一时代,他凭借他所记得的历史知识,比别人早一步知道大事的发生时间,专做大生意,累成巨富,成为当时的首富。。。
其它 连载 32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