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出发!目标血精草 (第2/2页)
青冢不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脚下的这条路是他们这一个月的成果。
由于刘家发明的两班倒,被李家最先应用后,不到十天,居然被普及了。导致工期大大缩短,虽然投入的资本相对增加了一些,但是好处也不是没有。
这不每五十里一个收费站,收得盆满钵满。大秦的人很多,每天在这些路上行走的更是多。一个人一文钱的过路费,若是有货物,超过规定的那个重量还得加钱。
对于经商的人来说,这可能会有点贵,但是却还是乐此不疲,主要是这条路安全,快捷。因为这些路是大秦的。受到大秦的保护,只要有人敢在上面闹事,第二天保证会被一个叫锦衣卫的找上门,依法处置。而且这路因为宽,直,所以路程大大缩短,以前从一个边远小城去到王都,可能要一个多月的日夜兼程。而现在的话只要十天。
经过一个多月的加班加点,道路建设也进入了尾声。所有人都很高兴,工人们在这一个月内就赚够了以往一年多两年的钱。商人们因为有的表现好而被朝廷奖赏,大大的刺激了商人们的心。甚至有的人还自发的修建一些小路连接主路。朝廷知道后自然也是乐此不疲,为此,工部还专门下令,修建一条百里辅路,将被授予朝廷牌匾。
所以一个个都铆足了劲,而那些实力雄厚的商会,此时却也是一头扎进水利工程建设。忙得也是不亦乐乎。
“老爷,我们去哪?”管家偏头对着李富强问道。
车内的李富强沉默了一会儿,缓缓的说道:“去大武”
“可是?”管家犹豫了一下。
“没有可是,我们已经回不去了。自从我们回来,结局就已经注定了。”李富强脸上闪过一丝愤怒,但又很快收敛了。
管家在外面心疼的看了一眼马车,只好驾着马车一言不发的往前走。
秦宸坐在御书房里揉了揉太阳穴,愁得发慌。看着面前那一摞摞奏折,更是头疼。心里一叹:“真不知道洪武大帝当年一个星期批一千多奏折是怎么批的。”说实话,自秦宸上位近两个月的时间,他还真没好好的批过奏折,基本上每天都在修炼,现在修炼有所成,看着面前堆积如山的奏折,心里还是有些虚。
“得尽快成立一个内阁了,现在还好,要是以后每本奏折都是自己批那得多累啊。”秦宸心里一叹。随即就在心里筛选起人选来,首先想到的就是太尉秦明宇,但是秦宸又不太放心,秦明宇虽然以前经常批奏折,但是秦宸对他的忠诚度却还是有点怀疑。
毕竟满朝文武虽然忠于大秦,但是却没几个忠心于秦宸。忠于秦宸和忠于大秦,秦宸还是挺在意的。秦宸想要的是绝对的掌控,而不是随便实行一个政策都有人出来这啊那的。
想来想去秦宸还是想不到一个合适的人来做内阁的阁老。“算了,先辛苦一下吧,等以后召唤出合适的人物在说,若是现在将秦明宇他们召林内阁,好不容易消停的朝堂估计又得乱了。”秦宸还有三万多的杀戮值,足够召唤三次了,但是秦宸并没有召唤,而是想留着关键时刻在召唤。
今天已经召唤出两个一流人物了,秦宸估计在召唤就得召唤到二流三流的了。虽然二流三流的人物对秦宸的帮助也很大,但是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想罢,秦宸便埋头批阅起奏折来。而这一批,就是三个时辰。直到半夜秦宸才伸了伸懒腰。
看完奏折后秦宸对于秦国存在的问题有了一些大致的了解。主要存在的问题还是平民吃饱穿暖的问题。还有各个地方之间的联系不紧密。交通的话现在倒是应该解决的差不多了。
总结了一下问题,秦宸又想了一些解决的办法。关于吃的话,倒是简单,现在土地是完全国有的,不存在世家垄断的问题,只要参考前世的一些政策还是挺容易解决的。至于各城之间联系不紧密的问题,也容易解决,设立郡县制就可以。
大秦现在有三百平方公里的面积,但是已利用的却土地却不到百分之二十。除去无法利用的土地。大秦现在还有至少一半的土地没有加以利用。而且大秦有三百六十城,总人口却只有四千多万。人口也是少的可怜,要知道在战争时期,人数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总之,现在大秦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就是温饱问题,只要温饱问题解决了人口自然而然的就增加了。只要人口一增加,秦国国力便会增长。
想到这些,秦宸满意的笑了一下,随后便睡觉去了。秦宸自上位以来,还没好好的睡过一次觉,虽然到他这个境界,不睡觉第二天依旧能精神抖擞的,不过秦宸还是更喜欢睡觉。
第二天,.
s
&#
;秦宸早早的便起来了。秦国上朝都是早上八点,而秦宸却是每次都是六点多就起来了。可能与前世上班的经历也有关系,前世的他也是每天匆匆忙忙起床跑去挤地铁挤公交。没想到到这一世也是,虽然不用挤公交,但是每天上朝都感觉像是上班一样。
秦宸起来后迎着太阳吐纳了一会就去上朝去了。
今天的众人来得都挺早,个个满面红光,一看就是最近吃得都挺好,各个官员见面还相互打个招呼,一时间,大殿里热闹无比。
他们已经一个月没有上朝了,昨天秦宸一出关便引起了一阵哗然,现在全国的目光都聚焦在都城,昨天秦宸封了两个商人七等男爵自然在第一时间被许多人知晓。
秦宸的这个决定并没有人觉得不妥,反而让文武百官们都觉得很英明,毕竟多一个爵位,对他们也造不成太大的影响。而且还有大大的激励商人的积极性,何乐而不为呢。
他们想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就在昨天,当商人们得知消息后,顿时个个激动无比,他们都知道,只要开了一个口子,以后他们就会有机会,所以都在奋力的表现自己。期望也能获得个一官半职。而他们表现自己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修路,修水利工程等。
他们都知道大秦缺钱,而他们刚好有点钱,所以他们都嗅到了利益的气息。自发的又承包了许多小路的修建。
他们的付出也不会白费,每一个地方都有官员记录,在暗处也有锦衣卫的人记录,迟早有一天会被秦宸知道。而秦宸也必然不会亏待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