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简介 (第2/2页)
烈阳化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
亿元,增长
.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
.
亿元,增长
.
%。实际利用外资
万美元,增长
.
%;实际利用域外资金
亿元,增长
%。出口创汇完成
.
亿美元,增长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增长
.
%;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增长
.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增幅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
%以内。
城市绿化水平不断提高。到
年末,全市园林绿地面积
公顷,公园绿地面积
公顷,绿化覆盖面积
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
%。
锦州港煤炭吞吐首超千万吨
锦州港煤炭吞吐量首度越过
万吨,创下锦州港开航
年来煤炭完成量的峰值。这也是继油品在
年完成吞吐量
万吨之后,第二个单货种实现历史性新的突破。截至
年
月
日,锦州港已完成煤炭吞吐量
.
万吨,是同期的
倍。
文化特色
锦州是辽西古代文化的摇篮之一,经过先民开发和建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存。文化艺术门类齐全,全市拥有七个专业剧团。木偶剧团始建于
年,评剧团成立于
年,京剧团于
世纪
年代初成立,杂技团、话剧团、凌海市艺术团、黑山县地方戏剧团。
全市现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
个,群众艺术馆
个,博物馆
个,公共图书馆
个,文化馆
个,文化站
个。
全市拥有地市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各
座,广播节目共
套,其中市级
套,县级
套,广播综合覆盖率
.
%。电视节目共
套,其中市级
套,县级
套,电视综合覆盖率
.
%。城乡有线电视用户
户。
重要历史事件
锦州攻坚战
年(民国三十七年)
月,在辽沈战役第一阶段中,解放军东北野战军主力对据守辽宁省锦州
军进行的攻坚战役。
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指挥第
兵团部及
个军部、
个师及其他部队共
万余入,固守锦州待援。
为增援锦州,蒋介石从关内急调第
、第
军,第
军第
师,独立第
师,海运至葫芦岛,连同原驻守锦西的第
军共
个师,组成“东进兵团”;从沈阳调新
、新
、新
军,第
、第
军等共
个师又
个骑兵旅,组成“西进兵团”,实行东西对进,夹击进攻锦州的东北野战军。
东北野战军司令员
、政治委员罗荣桓决定以
个纵队
个师和炮兵纵队主力夺取锦州,以
个纵队
个师在锦西以北塔山、虹螺山一线组织坚守防御,阻击“东进兵团”,以
个纵队
个师置于彰武、新立屯地区,组织运动防御,节节阻击“西进兵团”,以
个纵队主力位于高桥地区,为战役预备队。
锦州攻坚战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扫清锦州外围据点。
日,外围作战开始,经过激烈争夺,至
日,由第
、第
纵队和第
纵队第
师、炮兵纵队主力组成的北集团攻占锦州城西北的合成燃料厂及黑山师、团管区,城北的配水池、亮马山;由第
、第
纵队和炮兵纵队一部组成的南集团攻占罕王山,前出至女儿河北岸;东面第它纵队攻占大、小紫荆山、百官屯、北大营。防守上述据点的
军一部被歼,大部退守城内。在外围作战的同时,攻锦各纵队进行了攻城准备,将交通壕一直挖到守军的阵地前沿。
第二阶段,总攻锦州城垣。
日
时,东北野战军集中火炮
余门,向锦州城发动猛烈轰击,为步兵突击扫除障碍。
时左右,突击部队迅速突入城内,在打退守军的多次反扑后,继续向纵深发展。后梯队及时投入巷战。
日拂晓,攻城部队胜利会师,歼灭范汉杰指挥所和第
兵团部。此时,残余守军约
.
万余人退守锦州老城。东北野战军第
纵队由南门和城东南角突破,第
纵队由城西北角突破,并迅速攻克该城,至
时战斗结束。
城市规划布局
发展定位
锦州发展的战略定位为:辽宁西部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和重要港口城市。
“十一五”时期乃至未来
年,锦州在实施整体开发锦州湾战略中的总体思路是:资源整合、设施共享、合作共赢的原则,按照“一港、一区、一带、一面”总体布局,重点以建设锦州大港为突破口,以打造国家级石油化工加工和储备基地为切入点,以提升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水平和建设凌海工业经济带为增长极,发展临港经济和海洋经济,促进与葫芦岛市的“两市联动”,带动和辅助葫芦岛市奠定辽宁西部城市群区域性金融城市的发展方向,加速构建省政府部署的“锦葫都市圈”的目标,提升锦州港和葫芦岛港的城市首位度,率先突破,带动、辐射、服务辽宁西部城市群和辽西沿海经济区。
以整体开发锦州湾、构筑辽宁开放新支点为主线,推进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和发展循环经济,深入实施工业立市、以港兴市、开放牵动三大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提升港口城市功能,建设成为重要的开放型港口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
城市规划
重点改造
个城市商业中心,开发建设
个区域商业中心和
个社区商业中心。培育商业街发展,重点抓好中央大街、上海路等
条商业街建设。结合城市南扩,优化商业网点布局,重点建设新华广场、吉庆大厦、凌南家居中心、吉祥购物中心、南站商贸中心、开发区超市等
个大型购物中心及超市。改造升级商品批发市场,做强北宁窟窿台蔬菜、黑山辽西杂粮、宏发建材、光彩市场、辽西小商品、古玩商城等批发市场。到
年重点培育、建设和扩建
个大型市场,其中超
亿元市场
个。
城市布局
根据资源禀赋、区域特征、环境容量分析,统筹规划城乡空间布局,具体划分为优先开发区域、优先保护区域、适度开发区域和适度保护区域。
优先开发区域:重点是开发区、南站新区、凌南新区、太和区以及高速公路、
国道沿线的节点县(城镇)等区域。凌海市要结合锦州湾整体开发,构筑沿海工业经济带。
优先保护区域:重点是医巫闾山国家森林公园、大小凌河入海口湿地、辽西古生物化石以及文物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区域。
适度开发区域:重点是义县、凌海西北山区适度进行开发,适度发展产业类型和规模,并通过构建生态隔离带、生态防护空间和绿色走廊,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适度保护区域:重点是黑山、北宁两个县(市)作为农业、林业发展基地,集约使用土地。积极引导分散的居民点合理集聚,广大乡村空间以居住、农业生产、生态保护为主。
资源与产业
锦州物华天宝,地产丰饶,素有“海上锦州”的美誉。锦州市拥有海岸线总长
.
公里。近海水域面积
万公顷,沿海滩涂面积
.
万亩,
万亩近海渔场。锦州还是辽宁省主要产盐区之一。矿产资源有石油、天然气、煤炭、石灰石、膨润土、萤石、花岗岩等。全地区目前已发现矿种有
个,已开发利用
个。膨润土储量为亚洲第一。
锦州是我国重要工业城市之一,工业基础雄厚。六十年代曾以“新兴工业城市”著称。中国第一只晶体管、第一块石英玻璃、第一根锦纶丝、第一座电子轰击炉、第一支人造塑料花都诞生在这里。以石油、化工、机械电子业为主体构成锦州坚实的工业基础。中国石油集团公司锦州分公司、东港电力有限公司、攀枝花钛业有限公司、锦泰金属工业有限公司等一批大型企业坐落在锦州。锦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锦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蓬勃发展起的一大批高新技术先导企业成为极具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新锐。元成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将建成亚洲最大的粮食深加工企业;奥鸿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新药奥德金属国家首创生化制药产品;锦恒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汽车安全气囊获国家专利;华顺企业集团成为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目前,锦州有近百种高新技术产品和数千种产品远销四海。
米举高平台消防车填补国内空白,道光廿五白酒誉满海内外;三峡工程、“神州五号”飞船都用上锦州的产品。目前,锦州正加快精细化工、焊接材料等产业为重点的六大工业生产基地建设,打造着“锦州号”行业巨轮;新材料、汽车零部件等四大新兴产业。锦州通讯发达,是中国东北三大通讯枢纽之一,移动电话占有率居全省前列。
产业布局
建设八大产业集聚区:
、城市西部石油化工区:壮大中石油锦州石化公司及其关联企业,重点建设以石油化工为代表的重化工业,构建重化工业集聚区。
、临港工业区:发挥港口优势,拓展临港工业,建设各具特色的石化、汽车零部件、农产品深加工、新型建材等临港工业产业园区,构建临港制造业集聚区。
、汤河子工业区:加快管理体制创新步伐,整合工业有效资源,盘活资产存量,发展铁合金和钛白粉等产品,构建冶金建材产业集聚区。
、凌南与南站
产业区:发挥高校资源优势和凌南工业园与南站新区
产业园现有基础,通过资产重组和企业迁移等方式,构建
产业集聚区。
、凌海工业区:大力发展造纸、服装、机电产品、农产品深加工和滩涂养殖加工业,依托风能资源优势重点建设风力发电场,积极开发海洋化工产品,构建轻纺加工业、海产品加工业集聚区和清洁能源基地。
、黑山工业区:发挥木制品加工业和膨润土矿产资源优势,重点发展速生丰产林,通过集约生产和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构建建材产业集聚区。
、北宁工业区:发挥养殖、屠宰、饲料、加工及食品等基础优势,构建农产品加工业聚集区。
、义县工业区:开发萤石矿资源,重点发展氟碳醇、苯磺酸等精细化工产品,构建精细化工产业集聚区。
电力工业:重点推进开发区火力发电厂(
×
万千瓦)项目的前期工作。同时开发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资源。
医药工业:发展生物制药产业,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扩大医药产业的生产能力。
纺织工业:加大对女纺、平安印染等企业的改造,以服装面料、装饰布等产品为重点,形成
大服装系列,建设
个服装出口加工基地。
农业:实现由普通型向无公害和绿色农业转变,&#
;.
&#
;
.&#
;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一牧两水一菜”四大产业。促进养殖方式由庭院式饲养向小区式饲养转变,推广优质苹果品种,建设全国的蔬菜、水果、肉蛋、花生和水产品重要生产基地。重点建设十大渔业板块基地、十大渔业园区和培育十个渔业龙头企业。
重点扶持
个以粮油、畜牧、水产、水果、蔬菜精深加工为主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以节水灌溉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建设。抓好大小凌河及绕阳河流域河道整治、乡镇集中供水工程、防止海水入侵工程等建设,实施“三北”和沿海防护林、防沙治沙及退耕还林等工程。实施“人工增雨工程”,开发利用云水资源,适时开展气象风能资源普查。建设气象公共服务平台,增强灾害性天气预警和服务能力。
物流业:构筑以港口建设为重点的物流设施平台,以发展区域物流为主,以发展国际物流为重点和方向,完善本地物流,发展第三方物流。以建设东北亚物流中心为目标,依托恒大、渤海、华联物流中心,重点完成恒大物流二期工程、渤海物流二期工程,推进保税物流区及加工区建设,完善华联北方物流配送功能,培育大型物流企业集团,形成集运输、仓储、配送、包装、加工及信息处理于一体的现代物流体系。到
年现代物流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引进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
家以上,物流配送额达到
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