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世不成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孩子自玉中而生,便叫玉生吧,刘玉生。”
听到刘玉生这三个字,王有财脸上还是露出了一丝不自然,但凡男人,都是不希望孩子随母姓的,哪怕他是入赘的,本就该如此。
刘招娣看到了王有财脸上的那丝不自然,她实在是爱极了这婴儿,若因为姓氏让王有财心生芥蒂,又想到这
多年的夫妻感情,心下叹了一口气。
“这孩子叫王玉生吧。”
听到这孩子姓王,王有财法子内心的笑了。
“好,玉生这个名字好,就叫王玉生。”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王记玉器店成了扬州城的扛把子,不仅附近的达官贵人,便是宫里的娘娘都会在王记定做首饰,搭上了宫里的关系,王记自然越做越大,不仅仅是玉器生意,其他的生意也多有涉猎,王家也就成了扬州城数的着的富商。
王玉生,便是在这种优越的环境下,欢乐的成长着。
作为王家大院唯一的的小少爷,他的童年是幸福的,无忧无虑的。
王家属于商户,在这个时代,世家豪门把控一切,商户即便再有钱也属于贱籍,即便有钱后改换门庭转为民户,三代之内也是不能参加科举的。
这种制度,注定了商户子弟不用似世家子弟一般那样被约束去舞文弄墨,商户子弟虽也会进私塾学习,但只要识文懂法会算账就行,并不用去专门学什么吟诗作对,风花雪月,毕竟便是文采再好,也只是个贱籍,不能去参加科举也就自然没可能去当官。
当然,如果实在是想当官,可以去选择当兵,兵户也是贱籍,但若上阵杀敌,就会赚得军功,一步步向上爬,就有可能成为军官,这是贱籍想当官唯一的出路。
王玉生作为王老爷唯一的老来子,自然舍不得其去当兵,所以针对他的培养方向便是可习文,禁学武,能成纨绔,不能成大才。
没办法,虽说王家底子是厚了,富贵了,但根基薄弱,这根基不是指有多少钱,而是指有多少人,有多少成才的族人。
在这个年代,人分三六九等,士农工商,士族排在第一位,其家族庞大,家族中当官的人数量也多,士族中拥有庞大的田地,一般都是当地的大地主,往往他们的佃户都能组成好几个村庄。
士族名下同样有着商铺,数量还不少,但士族子弟并不去亲自经营,只是查查帐管管人什么的,店铺名义上的主人,都是府中的下人,这样就能避过商户不能科举这一条令。
士族之下便是农民,在这个年代,朝廷重农轻商的政策从未改变,农民虽穷,过的也不好,但名义上的地位是要高过商户的,当然谁都知道这是一句空话,有钱才是大爷,这个农其实就是指得地主,那些坐拥广袤良田的地主才是农,像那些苦哈哈种地的佃户,那叫贱民。
工便是指得这佃户和医户,&#
;.&#
;
&#
;
&#
;&#
;&#
;除了这佃户医户,像其他科目的打工仔,都属于贱籍,同样是三代内没有参加科举的资格的。
所以在这个年代,人们视田如命,但凡有钱就会去买田,哪个聪明人不知道经商做生意比种地的收入更大呀,但为何王朝末期的原因都来自于土地兼并呢?便是因此原因,三六九等的士农工商阶级不除,只要农的社会地位还凌驾于商之上,土地兼并问题就不可能终止。
毕竟朝廷官员是不允许经商的,除俸禄外,明面上的收入只能从田地里来,朝廷还给官员免赋税,不去土地兼并岂不天理不容?
王有财有钱之后,也是购买了大量的土地,当然这不是给他自己准备的,而是专门给王玉生准备的,搭上了宫里的关系,有好有坏。
好处自然是安全性,一些不必要的官面小麻烦自然没有了,坏处是他基本是没机会脱离商户这个贱籍了,只能从王玉生开始计算。
经商富裕后,商户都会经历这个阶段,尤其是那些富商,谁愿意自己的子孙后代永远低人一等啊?往往富裕起来后,就会捐一大笔钱给官府,转换自己的门庭为民户,然后开始购买田产进行转型,这样第四代后人就可以彻底的转型成地主了,也就拥有了科举的资格。
当然商业,也不会落下,只要钱给的足,面子工程做的好,经不经商还不是当地官员一句话的事?
说白了,商户就是朝廷专门养的肥羊,若是上面没人,反正商户地位低,说宰就给宰了,如此状况能给商人更高的社会地位那才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