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峰6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酒桌上,柳丹给各位领导介绍江海泽和于洋:“海泽是我们的售前同事,主要负责给学校出方案和报价,以及后期项目的招投标工作,于洋是我们湖北区的销售,以后湖北区的业务都由于洋来具体对接。”旁边的一个副校长喝的有些多了:“之前不都是阅文跟我们联系的吗,现在怎么又换了一个销售?”柳丹连忙陪笑:“阅文现在负责其他省份的业务了,他一个人跑好几个省份也跑步过来,以后于洋专门的对接咱们大悟的项目。”
酒席散后,两个副校长开车把柳丹江海泽和于洋送到孝感北站,柳丹和江海泽下车后,跟副校长告别,直到副校长的车子开远后,才转身去取票大厅取票,倒是于洋,一下车就匆匆的跑到候车大厅,去取他昨天寄存到车站的行李,柳丹一脸的不高兴:“于洋呢?怎么找不到他人了,要先把客户送走后,我们才能走,这是销售起码的素质和对客户的尊敬,于洋连这个道理都不懂!”
从湖北回北京的高铁上,江海泽和于洋没有买到坐票,两个人站在高铁两节车厢的连接处聊了许多,于洋有些难为情:“其实,这个项目我是不愿意接的,这个项目之前都是阅文接的,我插进来,这是抢阅文的项目,这让我以后还怎么跟阅文见面,我才来公司一个月,就得罪了阅文。”
“这个,也不能怪你,丹姐是想让你留下来,所以才把这个项目给你的,否则,你三个月内,没有项目开单,肯定是要被干掉的。”江海泽内心其实也觉得柳丹这样做,是对阅文的不公平,但他通过其他途径知道,柳丹其实是不太喜欢阅文的,阅文之前跟柳丹是平级,两个人也算是一前一后的入入职未来教育,但后来阅文因为负责思源的项目被划分到柳丹的下面,受柳丹的领导,大家都是老销售,工作起来各有各的想法,柳丹的强势和雷厉风行自然让阅文不喜欢,阅文不按照柳丹的思路工作也令柳丹心里不爽,两个人自然矛盾重重,因此柳丹才把大悟思源的项目从阅文手里拿过来,一是要让阅文知道,柳丹是掌握核心资源的,我想让谁做这个项目,就让谁做,二是为了能够把于洋留下来,柳丹要培养听自己话的销售。
“难呀,大悟思源这个项目就算是最后做成了,我能够留下来了,以后的日子也不会好过,思源项目和资源现在都逼近枯竭了,明年没有了言爱的一百万捐助,怕是没有项目做了。”于洋叹了口气,感觉从离开科飞后,再到安平集团,现在又来了未来教育,自己做销售的日子越来越难,一股强大的业绩压力让自己有些束手无策。
江海泽要比于洋更加了解思源学校的项目,从入职至今,他已经跑了十几所思源学校了,这一路跑下来给他的感觉,就是思源学校的项目并不好做,有言爱一百万的捐助,很多县里却依旧拿不出钱来做项目,这一百万对于一个贫困县来说,只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他忽然明白,为什么科飞集团这么厉害的公司,竟然不把思源的项目放到眼里,因为这里面的油水实在是少的可怜,而唯独未来教育却举整个智慧教育事业部之力,专门的做对思源的项目,成立了思源项目组,配备了专门的销售售前和交付团队,那是因为,除了思源学校,未来教育没有其他项目可做,而正如于洋所说,思源项目的资源已经逼近枯竭了,如果没有了思源的资源,那未来教育智慧教育事业部,还能够做什么呢?
江海泽陷入了深思,他忽然感觉到一股恐惧,眼前是一片祥和之景,看似有很多学校可以跑,有很多商机已经在储备,但这些祥和的背后,会不会最后是资源的枯竭和绝境?
高铁在轨道上飞驰,沿着长长的铁路朝着北京方向开去,它的方向是明确的,到达的时间也是可知的,如无特殊原因,会准时准点的将一车的人送到终点,但做对公项目,有太多的未知性,能否到达终点是未知,什么时候到达更是未知,而这些未知的背后,往往是无果占有更大的比例,几年的售前经验,跟过无数个学校和项目,直觉告诉江海泽他应该有危机感了。
“听说,又招了几个销售,好像都是从科飞那边过来的,貌似都划到了丹姐的名下,专门的跑思源项目。”于洋看着窗外,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担忧:“如果思源的销售足够多了,我是不是要考虑还去跑我的内蒙。”
“你去跑内蒙?
个思源学校,再多的销售也跑不过来,丹姐前几天还跟我又提了一次,让我跟她做销售了,这是她第二次跟我提了。”江海泽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