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si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年后,大地返青,老哑巴领着两个雇来帮忙春耕的越南移民佬,开始犁地、耙田、播谷芽……
###
除了
监狱大茶场。在水镇河对岸还有一个大茶场,那里居住了一些越南移民,外来移民没有土地,靠采茶或帮当地人打工过日子。当地人说移民佬是越南战争时期,逃到中国避难的越南人,所以不管他们流传到了第几代移民,当地人都喊他们“难侨佬”。一如中国人移民到外国,不管是第几代移民,不管持哪国护照,在外国人心里眼里,还是中国佬。干起架来,移民佬还是不是“敌方”就是“叛徒”,总之,对于母国还是居住国,都不是什么好东西。这样说可能有点夸张了,但那种被两边指头戳的委屈是一定有的。
###
开春前,县里劳动部门组织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家禽牲畜养殖学习班。桃子去学习了三天。回来和阿正研究了半天桃子的课堂笔记。结论是书本理论和他们前两年的养殖方法有出入,按书本养殖还是按传统经验养殖呢?桃子和阿正拿不定主意。老哑巴和容婶见了笑他们,说写书的人是在农业大学毕业没养过家禽牲畜的人。纸上谈兵,我们实践了一辈子,你俩为什么不请教我们?
桃子前两年就是凭农村传统经验养殖。猪仔倒全养活了,但鸡鸭的成活率才
%。他们希望鸡鸭存活率提高到
%。所以桃子和阿正两个大孩子再次认真研究书本知识后,决定选择科学养殖。
桃子这次去学习,收获了鸡鸭场要定期消毒的常识和鸡鸭散养密度等知识。现在,她知道家里围起的院落和池塘能养多少禽畜了。
开春后,她买回来的鸡鸭幼苗,比去年各多了
只。猪仔还是只能买
只,因为没地方扩建养猪棚。
虽然除去这费那费,也没啥钱挣,但桃子的养殖小事业开始有头绪了,随时有壮大崛起的可能。悄无声息,桃子家已经不再是贫穷、可怜、需要帮助的对象,而是可能成为一些人的竞争对手、成为威胁、成为一根刺。这时,村里开始有人对她家眼红了。
称赞或鼓励桃子的人少了,同情的手、帮扶的手缩了回去。
桃子一如既往寡语,默默咬紧牙关,使劲生活。
不幸的是,五月底又发生了一场水灾,虽然不如十多年前那场大水灾具毁灭性,但水灾后还是没逃过一场瘟疫,这年是禽畜灾疫,桃子损失了
%的禽畜。
她今年亏本了,把去年攒来的一点钱全亏进去了,还倒贴人工和饲料。容婶和哑巴劝她别养禽畜了,出去打工,现在小谷也三岁了,他们能带大。
村中看戏人的仁慈又回来了。他们说:唉,没个男人支撑,亏盈都她一个女子顶着,真是苦了她。唉,毕竟养那么大群禽畜,不是小孩子玩泥沙,哪那么容易?……
六月份,桃子正为没钱再买一批新苗重新养而愁眉苦脸。家里收到阿泥写来的一封信。
信中说生了第二胎女孩,计划生育上不到户口,还得罚款。因为这事,他老婆天天发脾气,闹离婚。他希望桃子去一趟广州,把小女儿接回老家暂时寄养。
老哑巴比划抱怨:为什么不自己送回来,阿桃自己三个孩子,一堆农活……
容婶说:他肯定工作忙走不开,才求助家里的。我们农村时间自由,兄妹间有难处,要互相帮忙才好。
桃子决定去一趟广州。也许三哥能帮她出主意或借点钱给她再买一批鸡鸭猪苗,她便能重新开始。
桃子没去过广州,老哑巴要她带上小和,路上有个伴。还嘱咐桃子务必劝阿泥带着老婆孩子回家乡生活。现在已经没打石场了,但回来耕田或做点什么小贩卖,好赖也是一家人在一起。农村人浮萍一样到处飘,有什么好?年纪大了还是得落叶归根。
桃子在收拾去广州住一夜的换洗衣服,没表示劝不劝三哥。她自己都焦头烂额,如果能逃,她自己都想逃。若三哥在外面生活好,劝他回来这山旮旯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