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在路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求票,求收藏,凌晨
点还有一更,请大家支持下!
虽然党参和小竹笋全部丢弃在山上,晚餐依然很丰盛,李清再不情愿被采访,依然表现出了身为客家人的好客一面。
吃过晚饭,老爷子泡了壶茶,坐在大厅看电视,李清在一旁给老爷子做足底按摩。
“你还会这个?”
见爷俩都没接话头,郭小惠便转移话题,“你房里那些书都看完了?”
“还没有全部看完,”李清见郭小惠尴尬的样子,脑海中瞬间闪现那半透明的蕾丝,旋即老脸一红,“有些书太枯燥,只看了一部分。”
“还差几本没练?”老爷子将腿从李清膝盖上挪开。
“爷爷,曲子我都吹过一遍,就那画……您知道不是一时半会能画完的。”
“爷爷,李清会音乐?还会画画?”郭小惠一副不信地样子,暗道就他这样的,唱山歌吧。
山上的时候,由于太紧张,让李清没想到读心,眼下时机正好,便忍不住动了心思,抱着好玩的心态,假装不经意地碰了郭小惠一下。
被小瞧了,我就配唱山歌,我就让你开开眼界,李清暗暗嘀咕。面上却淡然不已,径直走到里屋取来一把笛子。
“滴滴滴……嘟嘟……”
一段调皮的猪八戒背媳妇,被李清吹地风格多变,时而滑稽时而喜庆,郭小惠听了觉得非常不可思议。
“胡闹!”
老爷子不喜,曲调立刻一转,一曲《鹧鸪鸟》活灵活现的演奏出来,在郭小惠听来,就感觉有只鸟真得在这屋里欢叫鸣唱一般,原来笛子也能发出这么美妙的声音,郭小惠由衷暗道。
一曲奏罢,李清见老爷子神色归于平静,忍不住又转成一曲跟村里老人学来的小调,这种小调只在南塘镇一带比较有名,据李清所知,早年的年轻人调=戏大姑娘小媳妇都是用这调子,使人一听就觉得吹笛子那人有不正经想法。
正经的笛子曲,哪怕是民间的调子,李培植倒是不反对孙子学习,他认为学习这些可以培养李清的灵性,还能博采众长提高自己。
“滴滴……滴……”
果然郭小惠听了这调子,果然不自禁地感觉李清不正经,脑海随之浮现下午的尴尬境地,尤其是裙底微微发烫,仿似那双大手依然按在上面一般。
渐渐的郭小惠面现潮红,一双眸子水汽涌现,呼吸也跟这略显急促。
“……滴!”
好在紧要关头笛音骤停,否则她也不知道继续听下去会出现什么尴尬事。
“你这是什么曲子,怎么那么……奇怪?”
“嘿嘿……这是民间小调,没有名字,很多人都会吹,我觉得好听就学会了,”李清早就发现了她的不对劲,心中暗自得意,假如老爷子不在场,李清肯定会延长小调的吹奏时间,他可是很期待能看见郭小惠出糗。
“肯定不是跟什么好人学的,调子这么古怪。”
“随便你怎么说。”
就这么一会儿说话工夫,老爷子就睡着了,李清便结束谈话,忙着安顿老爷子进屋休息。
摄影师估计在希信家喝高了,今晚恐怕不会来了。
安顿完老爷子,李清又打了盆温水给郭小惠洗漱,自己则跑到水井旁,直接使用冷水。
忙完一切,李清让出自己的卧室给郭小惠,自己则跑到老爷子房里去了。
“年轻易冲动,这是必然。但是要把握好分寸,有分寸才能成大事。”也不知老爷子是真睡还是假睡,前一刻还传出轻微的鼾声,李清一进来就说出这番仿若告诫般的话。
不待李清有所回应,鼾声又再次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