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在路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爷爷!”
还没进门,李清便担忧地忍不住大声呼唤,踏入门槛映入眼帘的是放在院子里的那张竹制躺椅,一位老者躺在上面正享受着夕阳余热,密布的老年斑显得格外清晰。
听到动静,老者紧皱的眉头急速舒展,颤颤巍巍就要起身。
李清见状连忙加快步伐,凑到躺椅跟前,“爷爷,你的病怎么样了?”
“你怎么回来了?马上就要高考了,不好好在学校温习,跑回来耽误功课,考不上大学看爷爷怎么收拾你?”
“咳咳,那个…爷爷啊,我,我尽力吧,”李清闻言,心虚地抠了抠脑门。
“谁让你回来的?”
“没!我自己回来的,我想你了。”
……
“好吧,我听村里的刘福说您病了,我就回来了,”见爷爷不出声,李清只好老实交代。
“小清清,你回学校吧,好好读书。”
“我刚回来呢,”李清不情愿,将书包往地上一扔,跑进屋在水缸里舀了一一大勺凉水就往嘴里倒。
将勺子里的水喝到见底方罢,接着从鸡窝捡了两个鸡蛋,又在院子里摘了几把青菜,拿个大盆放在躺椅一边,蓄满水后一边洗菜一边陪着老者。
老者见状不再劝,只是沉默的晒着太阳。
“叔,听说李清回来了。”
“德银叔,快坐,”李清见一蓄着小胡子的青年挎着医药箱进门,连忙回屋搬了把竹椅出来殷勤伺候着。
李德银,石院村的能人,高中毕业后托关系拜在县医院一位老大夫门下,三年后不但学到本事,连医生家女儿一起拐回家,在村里搞起了卫生院。
李德银学得是西医,谁有个头疼脑热的给他打一针,第二天就能见效,让大家觉得小伙子很有本事。
李清的爷爷曾想,李清考不上大学就跟他学医。
“叔,身体好点没有?”
“好多了,”老者见孙子担忧的样子,便将到嘴的不适改了口。
“好了,”调好点滴速度,李德银起身收拾,“叔,我就先回去了,等下打完让李清拔了,晚上让他给你用热水敷一下。”
吊好点滴,李德银交代几句,便收拾着往外走去。
“我送送你,”李清见状连忙追了出去,出了院子,“叔,我爷爷的身体…”
“不理想,他是硬撑的,现在的条件恐怕过不了这个年,如果到大医院倒有可能多挺三五年。”
“我知道了,谢谢德银叔。”
“小清子,叔看出来了,你爷爷这是想看到你考上大学,在这儿硬挺着啊。”
“这,我…”
直到此时李清才后悔,不该得过且过,这些年荒废了。
三年前,南塘镇出了第一个大学生。
得到消息后,大学生全家高兴过后,当晚就在盘点家里的“资产”,算来算去都不够交学费。兴奋过后,大学生他爹在床上翻来覆去折腾半晌都睡不着,跟媳妇一合计,决定连夜到亲戚朋友家借钱。
两夫妻的分工很明确,丈夫在本村的本家借,媳妇到隔壁村的娘家借。
由于傍晚下了点雨,夜色比往常更黑,走在路上根本看不见脚板,途中母亲因心中急切没顾着脚下,踩到一条路边的金环蛇,当时就被咬了一口。黑灯瞎火下她也没看清到底是什么东西,那东西兴许是被踩疼了,一下就溜到田埂的草丛中不见了。
当晚,当“大学生”看见妈妈高兴地从怀里取出借到的学费,那笑容才绽放一半,便倒了下去。
因抢救不及时……
南塘镇第一位大学生,被自责和愧疚折磨地疯了。
李清是在中考前夕得知此事的,他们那一届的同学纷纷下意识的做了同一件事儿,各自估算自家经济实力,大家忽然间发现现实很悲剧。于是,在紧要的中考前一晚,纷纷约定一起放弃,不打算再读了。
初中同学们如愿的辍学了,就剩下李清一个被爷爷托人走关系,逼着进入了高中。
由于中考成绩不理想,他进了全县三所高中里面排最后的三中。
在三中又被分到了全校成绩最差,平日最捣蛋的学生组成的班级。与全县最顽劣的学生同班同宿舍,李清成功的兑变成“坏学生”。
隔三差五翘课就不消说了,县郊区那些瓜地、红薯地、果树林都留下了这群人的身影。
浑浑噩噩过了三年,李清从来就没想过考大学,觉得自己会像大多数同学一样,毕业后找份工作打份工,赚份辛苦钱或者回村里种地陪着爷爷。
在他心里就算考上了,高额的学费,仍然是阻拦在眼前的大山。
吃完晚饭,李清扶爷爷上床,打了盆热水爷俩一起泡脚。
“小清清啊,爷爷想在闭眼前看到你考上大学,”爷爷轻声道。
“我,我尽力。”
“把床底下的柜子里的木盒子取出来。”
李清眼前一亮,对那盒子他从小就十分好奇,总想看看里面有什么宝贝让爷爷捂得如此紧,可惜一直没能如愿,“总算可以看见盒子里有什么古怪了,”接过爷爷从贴身衣兜里取出的钥匙,已然掉漆的盒子上那三道锁被打开了。
“这把金簪是你奶奶的奶奶传下来的,你奶奶去之前叮嘱将来传给你媳妇,爷爷恐怕等不到那个时候了,现在就给你吧。”
“我,我不要,爷爷一定会长命百岁的。”
“哎!我一直琢磨,你初中的时候学习一直名列前茅,怎么到了中考就垮了,”爷爷拿起金簪,眼中抑制不住地涌现怀念的目光。
半晌,爷爷方道:“最近我想明白了,你是怕家里负担不起吧?”
“不是,可能我不是读书的料。”
“傻孩子,”说着取出木盒底层的存折,翻开后递了过去,“我早就为你准备了这个,这些钱应该够你交第一年的学费了。”
“很多事情你不了解,”老者摸搓着金簪,“大学里有奖学金,你可以找工作勤工俭学,只要你肯努力,完全能靠自己赚到学费完成学业。”
“爷爷,你怎么知道?好像你读过大学似地,我们村可没出过大学生。”
“你别管这些,既然学费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你就回学校好好用功。”
“你怎么办?”
“挨近我们家的几家人都很热心,他们已经商量好了,每天轮流到家里给爷爷做饭,你以后出息了不许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