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处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老道士颔首,轻抚了下巴那一簇的白色胡须,赞同道:“张友仁确实有本事。毕竟是起义最晚,兵力最少,地盘虽有一路,但也是穷山恶水,人口不足百万,又何谈培养大量兵马。”
整个百蛮府,放在大齐三十六府中,一般都位于垫底。
无他,百蛮府山多、水多,各种沼泽、瘴气、荒山,可是典型的穷山恶水。
这穷山恶水,在百蛮七路中,河乐路就占据了三分之一。
张友仁虽占领一路之地,可麾下兵马却是最少的。
尽管这半年中向李广德与程行礼购置大量的人口迁移进入河乐路中,可依旧是杯水车薪。
三贼联军刚一成立,张友仁就献出了十条良策,如何应付谢仲康,可李广德与程行礼起义至今,连连击退朝廷大军,麾下兵马早就养成了骄兵。
上下之中,或许有这么几个人看清,但能够冷静的听取意见又有多少?
就连李广德与程行礼都认为,这鸠虎军团谢仲康,不过与朱震国一样,是个徒有虚名之辈罢了。
结果呢,战斗一开始,就兵败如山倒,也是张友仁谨慎,在战斗没开始之前就躲在了边缘中,战斗一发生,看到大势已去,就率军逃跑了。
这也是张友仁的主力军损失不多的原因。
……
时间流逝。
七月二十,谢仲康率领六万鸠虎军与讨伐张友仁的二万余鸠虎军合军八万,进攻河乐路,双方大军在河乐路大江乐河两岸,遥遥相对。
谢仲康虽有‘虎痴’之名,可体型却不高壮,反而如同一位瘦弱的中年文士一般。
此刻的谢仲康,身披鸠虎军统帅铠甲,目光遥遥望向乐河对岸,那一排排整齐有序,泾渭分明的张友仁反军,不由得感叹了一声:“与张友仁相比,这李广德与程行礼,就如同乡下的泥腿子与训练有素的士兵之差。”
李广德与程行礼虽然声势浩大,&#
;&#
;.
&#
;
.&#
;&#
;&#
;兵强马壮,但也相对于地方军而言。
对于中央军而言,这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毕竟每一位中央军,都是从地方军中精挑细选而出,再经过严格的训练培养而出的,无论是战力还是素养,都不是地方军能够比较的。
感叹归感叹,谢仲康戎马半生,可不会手下留情。
——
七月二十五,鸠虎军再次展现獠牙,强渡乐河,张友仁虽有准备,奈何兵力悬殊,不到三天,乐河防线失守,乐河路桥头堡失守。
张友仁自知敌我双方差距,化整为零,利用河乐路地形,与鸠虎军展开了游击战。
双方虽互有胜负,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张友仁的覆灭,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