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疏于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郭襄一行人行了一日,才到离山脚下,这一日冒雨赶路,衣衫俱湿。便准备在山脚小镇歇息一夜,明日上山。
几人在小镇客栈落了脚,用罢晚饭,便回房歇息了。
夜色渐深,风陵有些睡不着,便出门到院中转转。此时细雨已经停了,乌云散去,一轮明月挂在空中。此时已是农历二十,月亮已不那么圆了,风陵望着月亮,心中又想起客栈中安睡的郭襄来。
他前世在网上看过一首写郭襄的诗:
我走过山时山不说话
我路过海时海不说话
我坐着的毛驴踢踢哒哒
我带着的倚天喑哑
人们说我风陵渡口遇见他
误终身在峨眉出家
其实我只喜欢峨眉的月
和一山烟霞
风陵叹了口气,这几月与郭襄相伴,实在是难得的快活时光。这一路上,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与事,但她却始终活泼又善良。
遇到老弱,她济危扶困;遇到土豪劣绅,她捉弄起来又花样百出。这样一个活泼又美好的女子,怎能落到书中的那个下场呢?
父母兄弟为国殉难;姐姐姐夫不知所踪;所爱的人,又和他人长相厮守再无音讯。最终落得个看破红尘出家为尼,却说什么只喜欢月和烟霞?只怕是人在荆棘林,不得不喜欢吧。
风陵前世遭难,心中实在不愿她也受到这些苦,恍惚间又觉得,自己能重活一世,已是上天莫大的恩赐了。若再是庸碌无为,连在乎的人也保护不了,岂不是白来此一遭?父母的在天之灵也不会愿意的。
他心神渐渐安定,脑海中一片清明,眼中的月似乎也更明亮起来。一股滚热的真气从丹田升起,游遍周身,又归于气海,如此反复。每多行一遍,真气便壮大一分。
他逐渐沉浸于这难得的顿悟之境,连呼吸声也弱不可闻。不知过了多久,忽然听到有衣袂破风之声,落入隔壁的院子去了。不多时,就听到隔壁院中传来说话声。
一个嘶哑难听的声音道:“离山只是推诿,未给一句准话,想必是对咱们起了疑心了。”
另一个苍老的声音道:“不必着急,他们自己门内人心不齐,各怀鬼胎,迟早会按我们的计划走下去。只要咱们报了老太太的大仇,唐家堡自然是你说了算。”
两人又说了些话,什么唐四娘毒功小成,唐三郎折服石盘山匪均为劲敌之类。便没了声音,想是回房歇息了。
风陵吐气收功,暗暗思忖适才那两人的所言。心中不解,就不再多想,也自回房安歇了。
次日一早,一行人用了早饭,便往离山上去,山门弟子接了拜帖,连忙传讯。在山上的几位长老同掌门一同出迎,对郭襄十分客气,却对刘家三爷理也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