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长安城,太极宫。

今日十月十五日,大朝,李世民于太极殿听政视朝。

太极宫宫内布局也非常讲究,严格按照古代宫室建筑原则执行。

宫内主体建筑采用前朝后寝的原则,以朱明门、肃章门、虔化门等宫院墙门为界,把宫内划分为前朝和内廷前后两个部分。

朱明门、虔化门以外属于前朝部分,以内则为内廷部分。

前朝部分又按照周礼三朝制度进行布局。

承天门及东西两殿为外朝,是举大典,询众庶之处。

以太极殿为中朝,是李世民主要听政视朝之处,每逢朔望之日,也就是初一十五这两天,李世民均临此殿会见群臣,视朝听政。

内廷地区的两仪殿为内朝,是李世民与宗人集议及退接大夫之处。

两仪殿因在禁内,只有少数大臣可以入内和李世民商谈国事,故举止较为随便。

这里也经常是李世民欢宴大臣与贡使之处,曾多次在此殿宴请五品以上官员,它是太极宫内第二大殿。

而今日一早,太极殿内李世民高高在上端坐,太监王德立于一旁。

殿下几百大臣,按着品阶高低分立。

为首左仆射房玄龄,右仆射李靖,中书令岑文本,侍中王珪,长孙无忌,……

这几人都是丞相,别看长孙无忌似乎没啥官职,但他被李世民赐予开府仪同三司。

什么是开府仪同三司,就是散官的最高境界,位同三公。

就是什么事都可以不管,什么事也都可以管,办公室可以自己选地方,独开一个衙门。

其实李世民一直想封长孙无忌司空,只是怕朝臣又嚷嚷恩宠外戚。

就如同之前曾欲让长孙无忌担任右仆射,就是被朝臣非议,加上长孙无忌的百般推辞,以及长孙皇后的一些言语,才就此作罢。

今日大朝会,朝臣来的很多,秘书监魏征,吏部尚书高士廉,尚书右丞刘洎,户部尚书唐俭,监察御史马周,谏议大夫褚遂良……

武臣很多,来的也齐,除却秦琼未至。

当然,能够参加大朝会的,也都是有资格参与政事的官员。

此时,朝会已然进入尾声,李世民也有些乏了。

长孙冲的事情,最近闹得很凶,主要是长孙无忌逮着宇文家崔家死磕,搞的李世民都开始烦了。

就连皇后都又一次犯病,虽然症状轻微,但也是让李世民担心不已。

命人去召韩猛,没想到这小子居然北去寻药了,李世民当即就派刘仁愿带人北上寻人,找到直接押回长安。

黄门侍郎崔干已然罢职,刑部看押,但崔干自始至终,啥都交代不出来,特别是那三个死士,崔干一口咬定不知道他们出去干嘛。

宇文禅师同样停职,配合查案。

如此大朝会,自然不能一直讨论长孙冲的案子,本身案子现在也陷入了僵局,没有丝毫进展。

除非崔干能够交待出什么。

“辅机,朕知汝心情,不过凡事得依律法,崔氏田庄走水之事,朕希望到此为止,不可再有。”

李世民揉了揉额头,他就差直接说崔氏田庄的大火,是长孙无忌派人放的。

皇上如此这般言语,那就是在警告长孙无忌了,同时也是警告崔氏与宇文世家,不能这样你来我往的瞎搞。

特么的都是大臣,你们这样搞与土匪何异?

长孙无忌想再次否认,刚刚准备拱手开口,就被李世民严厉的眼神,吓的欲言又止。

崔氏田庄大火,的确是长孙无忌让人放的,但现在不仅仅是崔氏田庄的大火,还有宇文家一煤山出事。

如果他就这么不做声,那煤山之事岂不是也要落他头上?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万夫

万夫

益侯
万夫简介: 曹安民,一个历史上少有记载的人物,一个宛城之战中与曹昂一起殉职的曹氏子孙。 前世青年曹鑫,就这么进入到了曹安民的身躯当中,在汉末浑浑噩噩般活了10年。 什么?再有三年自己就要死了? 什么?几天后祖父曹嵩父亲曹德就要去徐州了?就要被陶谦部下杀死了? 正当曹操与百官为老太公曹嵩大摆筵席之时,正当众文武欢声笑语的刹那,曹安民却是在宴席中突然放声大哭,并哭道:老太公(曹嵩)命不久矣。 原本只
其它 连载 133万字
系统之不屈意志

系统之不屈意志

更新中
系统之不屈意志简介: 作为一个平凡人,哪怕开了外挂! 拥有机遇,真的就能一次又一次的Bug式掌握? 面对美女,难道不会自惭形秽? 遭遇大战,心里能没压力? 本书的主角,就是一个真实而又渺小的人。 他会患得患失,他会优柔寡断,他也会焦躁不安…… 但是,与之相较的,是他那不屈的意志。 “我,宁问,一定会在这个时代,留下独属于我自己的身影!”
其它 连载 6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