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每天下午六点准时更新。新书不易,请多点击、收藏支持!)
赵吉把事想得过于简单了。“权同处分军国事”这句话牵扯的厉害关系他根本不理解。
数天前,年仅
岁的宋哲宗赵煦驾崩,因为没有子嗣,只得按照兄终弟及的原则,在哲宗诸多弟弟中选出一人继承大统。被哲宗皇帝奉为母后的向太后,并不是他的亲妈,而且没有其他亲生儿子,所以最合适的人选,要么让哲宗一母同胞的亲弟弟简王赵似当皇帝,或年纪最大的申王赵佖当皇帝。他们二人之中无论是谁,一但登上皇位,肯定都会认为自己当皇帝是天经地义的事,而不会领向太后的情。充满权力欲的向太后,不顾众多大臣的反对,把最不被看好的端王赵佶推上了皇位,主要原因就是赵佶平日里最听她的话。果然在赵佶登上皇位后,以自己年轻曾未处理过政事为由,让向太后“权同处分军国事”,也就是后世所谓的垂帘听政。等于将军国大事及人事任免等实权全部交给了向太后。
前世为中央美院在读研究生的赵吉,历史知识极为有限,他对以上的历史一点都不知道,仍然由童贯陪着,一边闲聊一边向垂拱殿而去。离着老远,赵吉就看到一个高大的身影在垂拱殿前的台阶上挺身而立。赵吉指着问这是何人。童贯诚一脸惶恐道:“大内都总管李宪在这等着您和太后呢,如果让他看到小的在此出现,那就不得了了,小的要先行告退了。”赵吉初次临朝问政,如果没有一个熟稔的人在身边,根本不知如何应付,岂能愿意童贯离开,一把拉住童贯道:“李宪职位再高,也不过是小的而已,有朕在此,你怕他做甚。”
按照宋宫规制,童贯只是伺候皇帝穿衣、就寝的内侍黄门,活动范围仅限于后宫,垂拱殿等办理军国政事的地方,是绝不可以涉足的,如果违规,轻则四十下板子贴肉,然后赶出皇宫;重责脑袋都得搬家。童贯由于今天受到赵吉宠信,兴奋得过了头,忘记了这些规制,当他看到顶头上司李宪,才又记起应该遵守的规矩。
童贯十分清楚,李宪不只是大内都总管那么简单,他还是极受向太后宠信的三朝元老,因为依仗向太后这座硬靠山,平日里根本不把皇帝带来的这些新人放在眼里。别看皇上此刻嘴说得山响,一但官司打到向太后面前,他根本回护不了自己。
童贯越想越害怕,来不及向赵吉解释,转身刚想跑,哪知早被李宪望见,大声道:“那是何人?竟敢跟皇上肩并肩、膀挨膀,是不是活腻味了?”手中提着长长的鞭子,向这边大步走来。
既然已经被发现,此刻再逃,只会死得更难看。童贯浑身哆嗦成了一团,不等李宪靠近,就往地上一跪,带着哭腔道:“今日皇上起得太早,小的生怕天黑路滑,才将皇上一路护送到此……”
“按规矩,你们这些伺候人的低等黄门,不能跨出后宫一步,否则严惩不贷,你别怨本总管手狠了。”李宪似乎想在皇帝面前彰显一下威势,把手中鞭子高高举过头顶,绕了一圈,正准备抽向童贯,突听得童贯大声拦阻道:“李总管,您不能拿鞭子打小的。”李宪手中鞭子僵住不动了,很快便狞笑道:“童贯,你太小瞧咱家了。咱家是向太后亲口御封的大内都总管,就是一鞭子将你抽死,也不过像捻死臭虫而已,你相信不相信?”
“小的犯了规矩,您当然可以惩罚小的,但您不能拿这鞭子抽小的。”童贯用手指着李宪手中的鞭子说道。
一句话提醒了李宪,他手中鞭子在大臣上朝时才可以甩响,并且是连甩三下,即所谓的“静鞭三响”,如果用来打人,就是对皇权的大不敬。李宪愣了片刻,再次冷笑道:“既然你懂得规矩,那很好。”转身大声喝令垂拱殿台阶下的随从:“把童贯押下去,先打四十板子,然后赶出宫门。”
两名随从如狼似虎扑了过来,刚要动手,赵吉冷不丁一声道:“朕看谁敢动手?”然后冷冷地向李宪道:“童贯懂得规矩,你懂不懂规矩?”
无论李宪的后台有多硬,面前站立的这位毕竟是当今天子。李宪陪着笑脸道:“大家(宋朝皇宫内对皇帝的非正式称呼),说这话,小的实在承担不起。小的惩罚童贯,正是为了维护皇宫规矩。”
赵吉脸色阴沉了下来,厉声道:“维护规矩?你懂得什么是规矩吗?”他这明显是在袒护童贯。李宪抬头望见远处,一大帮的人影影绰绰向这边而来。
应该是向太后快到了,李宪立时胆子更壮了许多,亢声道:“大家说的这话小的实在不明白,还请大家示下。”不等赵吉搭话,跪在身旁的童贯开了口:“李总管,大家是当今皇上,您见了他,该先行跪拜,再惩罚小的,才是正理。”
李宪由于平时太过拿大,今日才会头脑发热忘了规矩。大冷的天,脑门上一阵冷汗直流,丢下手中的鞭子,双膝一跪,连磕了三个头,方才说道:“小的一时糊涂忘了规矩,请皇上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