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大撤退 (第1/2页)
章郎雪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说实话,杨佳铭纵然有千言万语,也不敢在人多的地方卿卿我我,何况还有一个女汉子王珍珍在身边。
现在秀山城已经不是以往那么可爱和令人向往的地方,矮敦子沈国英虽然成为伪军的头头,但是处处受到松井的掣肘,心里有一万个不爽,但是也无可奈何。
这段时间以来,胡一龙虽然荣升为营长,但是心中的苦闷愈来愈多:这是他妈的啥日子,老子的胖妞虽然没那么漂亮,但是日本鬼子整天色眯眯的眼睛直往她身上转,担心得吃不下饭。如果哪天惹毛了日本兵,说不定被人家突突了。
越想越不是滋味,胡一龙精神恍恍惚惚,有时候胖妞喊了好久他都没反应。
“他们回来了!”香炉山上的队员们欢呼雀跃,纷纷跑来迎接他们的巾帼英雄,有人夸赞说,“她终于做了一件千古留名的事情。”
“评价人家不能一棒子打死,何况她以前在香炉山客栈里还为大家储存了许多粮草,你们就是好了伤疤忘了疼的家伙。”老孙头的头脑始终保持冷静,听到人家说潘寡妇的不是,为潘寡妇打抱不平。
一个人的丑事被传得根深蒂固,再怎么洗白自己也会被一些七嘴八舌的人翻出旧账来,潘寡妇那些坛坛罐罐的事情始终在一些人的脑子里久久不能散去,幸亏是大家也承认了她的勇敢和敢爱敢恨的性格。
“有了英敏姐的情报,我们可以针对敌情做出相应调整,现在我们为了避其锋芒,可能要跳出香炉山,走到更宽阔的地方去筹备粮草,打击敌人。”杨佳铭在军事小会议上宣布道。
大家得知日本人不惜一切代价,先采用大炮轰击山顶,至少削平一米,再把香炉山浇上油烧它三天三夜,然后上山攻击,如此一来枯枝败叶烧光,人还能呆得住?
在香炉山上发展壮大的清江游击队,现在已经有五百人枪,是一支不可小觑的抗日武装,而且是阻挡日军继续北上的游击队,已经引起日本高层的注意,万万不可让这支抗日队伍在小日本的围剿下消失。
军区命令:出走香炉山,化整为零,分布在清水江两岸,以船只作掩护,机动灵活地进行运动战。
果不其然,第二天早上,香炉山上炮声阵阵,火势漫延到了四周,活像一座火焰山,连一只鸟都被烧成焦炭。他们是半夜撤离香炉山,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可松井他们毫不知情,浪费几十颗炮弹。
阵阵山风吹来,松井第一次站在香炉山之巅,心情非常舒爽,眺望着远方,傲慢地说:“你霹雳狂刀真是一个鸡蛋壳,不堪一击。”
一个日本兵跑过去:“大佐,不知道那些人都跑哪儿啦?”
松井不言语,静静地眺望远方,感叹道:“真是神仙境地,苗人圣山。”
忽然一声炸雷,不远处的松树被劈成两半,松井惊得目瞪口呆,大白天的怎么会有炸雷,很想研究研究。
松井旁边的士兵吓得坐在地上:“什么的干活?”
“那是山太高的缘故,这里空气湿润,云层很低,若是有人活动,容易遭雷击。”松井解释道。
“大佐,这个鬼地方,还是别待在这里了?”说着,那个日军士兵跑到一处低矮的地方躲藏。
“到底是怎么回事,这里竟然是一座空山?”松井指了指九十九级台阶下面的一个山洞,愤然地说:“去那边看看。”
“大佐,那是苗王洞,里面大得可容纳七八百人。”胡一龙不失时机地说。
“如此说来,更应该去看个究竟了。”松井饶有兴趣地走在前头。
随着松井慢慢深入苗王洞的脚步,墙壁上的回音,显得异常清晰,异常沉重,貌似踩上了厚厚的雪发出嘎嘣嘎蹦的声音。
由于日本鬼子警惕性高,走路猫着腰,左看右瞧,行走得很慢,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走完一半,可是一线天峡谷里边越来越黑,越来越窄,松井的后背拔凉拔凉的,觉得不能再往前走了。
“看来,这群土包子不会留下什么有价值的东西,现在已经占据了他们的老巢,说明我们已经成功了,就别再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事儿。”松井命令鬼子们原路返回,慢悠悠地下了山。
清江游击队从来没有打过如此窝囊的仗,失败得人人失去了信心,个个垂头丧气地坐在河边的沙滩上。
“这伙日本鬼子,真是狠到了极点,如果再让他们如此嚣张下去,恐怕清江十二寨将不复存在了。”老孙头的语气是低沉而又伤感,杨佳铭听了之后心情更加不爽,坏到极点。
“我们干革命的决不能气馁和退缩,我相信迟早有一天,日本鬼子会滚回他们老家去。”郝静在杨佳铭旁边开导,“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大队长你振臂一呼,清江游击队以前的雄风必会重新展现出来。”
河岸上水草丛生,掩映在一个个巨石上,不认真观察实在是找不出藏身处。由于是松软的沙滩,松井的迫击炮根本无法运载到清水江岸边,他们只得沿着江边巡逻。
一阵阵急促的脚步声中,令躲藏在暗礁小岛的几个队员惊得出了一身冷汗。杨佳铭觉得时机成熟了,因为松井根本没有跟来,而是十几个士兵耀武扬威地前来巡逻,先撂倒几个再说。
“敌人此次来得少,采取各个击破的方法,我们稳赢了。”杨佳铭吩咐道。
站在旁边的杨松泉跃跃欲试,王珍珍自告奋勇地说:“我们娘子军不会袖手旁观。”
“那还用说!”郝静做出了应战的姿势。
“还有我。”小桃子的声音很低,但是很有信心,眼神坚毅。
五个走在最后面的鬼子,正在大摇大摆地跨过水草,却不声不响地倒在了河滩上,前面的鬼子竟然浑然不觉。
再看看,前面的九个鬼子将要远去,如果让他们发现同伴不知去向,不乱成一锅粥才怪?
“斩草除根!”杨佳铭低声道。
正在准备迅速杀死那九个鬼子的时候,他们发觉了异样,纷纷扣了枪栓,嘴里叽里呱啦地叫,随时都可能胡乱开枪。
鬼子遭遇埋伏已经不是第一次,但以前的都是一个大队遭遇埋伏,而现在的只有小分队,从他们的神情看,已经被吓得不轻,个个惊恐万分。
又一阵混乱的厮杀声,虽然他们有枪,但是当一抬起枪支,便被杀了个鲜血迸发,前面的九个鬼子横七竖八地躺在河滩上。
“咱们赶紧打扫战场,迅速撤离!”杨佳铭的敏感度已经提高到了火烧眉毛的地步,因为他不能再让队员们白白牺牲了。
“关键是要撤到哪儿?”王珍珍提出了难题,因为这不是他们先前的战略部署,反而是走一步算一步地瞎走。
是啊,撤到哪儿,这些地方已经被松井占领,四处是为非作歹的土匪,他们正在等着看杨佳铭的笑话呢。
杨佳铭略加思索,坚定地说:“目前看来,只有我们的老根据地——岩崖大寨了。”
“那哪行?炮轰的事件你都忘记了?”郝静冷静地反问,“我们不能再走回头路,聪明人不会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
大家鸦雀无声,政委都发话了,谁敢不从?
“我的郝政委,我的姑奶奶,难道你脑子被烧糊涂了,你不知道有句话叫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吗?何况我们的岩崖大寨不是纸糊的,有了咱们那就成了铜墙铁壁。”杨佳铭打趣道,“在目前看来,没有啥子地方比岩崖大寨更加地安全了。”
郝静想了想,随即命令:撤到岩崖大寨,加强防守,加强巡逻,尤其是东西两扇大门必须加大火力。
一声命令的出台,大家的气氛一下轻松起来。
“山路崎岖,为了节省时间,我们从河道撤离。”队员们听到杨佳铭的建议,个个像小老虎一样,使劲地划着船,逆水驶向岩崖大寨。
看着鬼子远远地抛在后面,杨佳铭和郝静相视一笑,足足两个时辰的时间,他们终于来到了久违的岩崖大寨。
“瞧瞧,我们清江游击队虽然武器落后,衣衫褴褛,但我们是一个团结的群体,一个紧握的拳头,个个都像打了鸡血一样,有劲得很哪!”杨佳铭的心情变得很愉悦,不忘调侃道。
老孙头觉得杨佳铭的话还不过瘾,他撇着嘴说:“你们就是小老虎,专打日本那些二百五。”
边说边学起了小老虎的嘶吼,然后模仿日本兵惨叫的声音,还叽里呱啦地说几句日本话。
看着老孙头有样学样,大家高兴地笑了起来。
“你光是说几句日本话,还有呢?”
“对了,还有罗圈腿。”说着,老孙头模仿了罗圈腿,更是逗得大家捧腹大笑。
革命斗争是残酷的,但是乐观的革命精神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平时开点玩笑也符合人们空虚和落寞的心理。
来到了岩崖大寨,队员们纷纷四处寻找柴火,在操场上搞了个篝火晚会。
“大队长,你同意庆祝会吗?”有人来请示道。
“当然可以,不但要搞,而且要搞个大的。”杨佳铭高兴地回答道,“不过,晚上也要加派人手,加强岗哨巡逻。”
布置任务之后,杨佳铭轻轻叹息:“看来,咱们的艰苦抗战和长期抗战的形势越来越严峻了。”
杨佳铭的话像一股青烟,慢慢地飘出了岩崖大寨,听到的人无不感慨。
“别说丧气话!”郝静虽然觉得岩崖大寨不是她心目中最完美的战略要地,但是也不能泄气。
此值抗日战争的最艰苦阶段,敌人采取了囚笼政策,农村的老百姓度日如年,在重庆的那群人每天被日本战机轰炸,真是民不聊生,而清江十二寨正好是日军北上杀入四川地界的一个咽喉之地,作为新四军领导下的清江游击队,不但要与数倍于己的松井大队周旋,还要预防周边的二鬼子,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杨佳铭掩饰自己内心的一丝丝恐惧,笑着说:“亲爱的政委,我们清江十二寨个个不是孬种,为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也出了不少力,俗话说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可是咱们苗侗人民儿女自发组成了自卫武装,逐渐成为一支强大的抗日力量,我们牺牲那么多,我们不是好儿女吗?”
“天下的穷人是一家,你们为党为国家付出了一切,党和国家一定会记住大家的。”郝静的眼泪留下来了。
“好了,四哥,操场的篝火晚会准备好了。”杨松泉风风火火地跑进来,先报告了一下今晚的庆祝事宜,看了看尴尬的场景,吐了吐舌头退了出去。
“你们先搞,我还有事情,等会儿过去。”这是杨佳铭的回复,他想再和郝静多说一会儿话。
“你五弟还是改不了风风火火的脾气,不过它能够在我们的领导下奋勇杀敌,这是值得肯定的。”看杨佳铭滑稽的模样,郝静抿着嘴笑了,“我们是和敌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争,只有五六百条人枪,不但和土匪打,还要和日本人厮杀,我们几乎死了一半的弟兄,还好有人员补充进来,要不然我们都已经为国捐躯了。”
郝静说着说着,眼睛湿润了,杨佳铭轻轻地拥抱了她:“政委,你给我指引了一条光明道路,这些年来你受苦了。”
“都是为党和国家做事情,你我在同一战线上,我们都是一家人,这点苦算得了啥子?”郝静抽泣道。
杨佳铭说:“我喜欢你!”
说到这里,两人的心都融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