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之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
“他们习惯了孤独。”说这话时,莱奥是面带敬佩之意的。</
>
“菲特莱斯先生知道你的这种政治倾向么?”夏树问。</
>
“或多或少知道一些,他既不赞同,也不反对,是个善意的旁观者。”莱奥很坦然地评价道。</
>
夏树又问:“那么,你通常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支持他们?资金,人际关系,还是其他途径?”</
>
莱奥独自喝了口酒:“其实我也只是个善意的旁观者,所提供的帮助微乎其微。”</
>
夏树琢磨着话中的内涵。</
>
“听说来了位特殊的朋友。”一个稍显沙哑的声音从包厢门口传来,夏树抬头一看,来者是个衣着得体的中年人,他中庭丰润、面相和善,像是事业有成的资本家而不是个危险的反政府分子。</
>
“冒昧地向您介绍。”莱奥起身对夏树说,“这位是吉布森先生,我常在这里赊账,吉布森先生人很好,从不算我利息,也不会因为我连续两个月没付帐而把我赶出门去,认识这样一位胸怀宽广的朋友绝不会有坏处。”</
>
这种浮夸的幽默消除了两人因身份带来的尴尬。夏树起身与中年人握了手,然后三人分别坐下。</
>
“早闻殿下是霍亨索伦家族的天才,在快艇领域的革命性设计正在改变传统的海洋格局,今日得以一见,真是荣幸之至!”</
>
面对中年人的赞誉,夏树并没有像往常那样展现出东方式的谦逊,他琢磨着对方话里的意味:由于宗教信仰(天主教和新教的对立)、民族地位和民族意识等原因,自近代以来,多数爱尔兰人都希望建立一个独立自主的爱尔兰国家,他们又大致分为两类人:一类主张以非暴力手段谋求自主地位,这些人以爱尔兰议会党为代表,社会地位较高,有的甚至在英国国会担任议员,他们努力的结果是在
年
月促使英国下院通过了“自主法律”,使爱尔兰获得了包括制定宪法在内的高度自主权,但第一次世界大战延迟了这项法律的生效;另一类则是英国政府眼中的“反政府分子”,他们试图通过武力建立一个不受英国统治和压迫的爱尔兰,
年发动复活节起义,
年至
年投身爱尔兰独立战争,最终促成了爱尔兰独立。</
>
在夏树所熟知的那段历史上,
年至
年,爱尔兰作为英国一个自治联邦存在,
年脱离英联邦成为一个完全独立自主的国家,但以新教徒为主的北部爱尔兰六郡则永远留在了英国的版图内——因为反对南北爱尔兰分裂,爱尔兰共和军长期通过武装斗争的方式谋求爱尔兰的完整统一,渐渐成了国内外臭名昭著的恐怖组织,直至
世纪末、
世纪初,才以爱尔兰放弃统一、共和军解除武装结束了这段长达数十年的暴力纷争。</
>
“事实上,为了履行同一位朋友的约定,我准备于两年内在爱尔兰设立船厂。”夏树说。</
>
吉布森先生顿时喜形于色:“哈!那真是太好了!太好了!”</
>
夏树温缓地说道:“不过,这位朋友要求我将船厂建在他的家乡,克莱尔郡,以帮助那里的人摆脱贫困。它在爱尔兰东南部吧!我还从未去过那里。”</
>
中年人显得有些失望,他慢慢收敛起笑容:“噢……克莱尔,那儿的土地很贫瘠,确实属于生活条件比较困难的地方,愿意在那里投资的人可不多。”</
>
“科克港的商业条件要比克莱尔好很多。”莱奥插话道。</
>
“如果条件合适的话,我会考虑在这里投资建立另一个船厂分部。”说到这里,夏树语气一转,问吉布森:“请恕我冒昧,阁下是否有参加某个政治党派?”</
>
中年人看了看莱奥,眯眼笑道:“我们是自由斗士,&#
;&#
;.
&#
;
.&#
;即便有党派,那也是我们自己的党派。可能是我们这种神秘咖啡馆的组织形式让殿下有所误解了,其实我们并不是暗中谋划暴动的革命分子,除了几把餐刀,我们连一件像样的武器也没有。我们的理念是让爱尔兰人摆脱英国的压迫式统治,这种压迫既有政治方面的,也有经济方面的——最让我们无法忍受的是,偌大的爱尔兰连一支步枪都无法制造。”</
>
以夏树的了解,吉布森的夸张表述是为了反映爱尔兰工业经济薄弱的现实,其实在爱尔兰北部的贝尔法斯特,不仅有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还有哈兰沃夫造船厂那样欧洲首屈一指的造船企业,它能够建造世界一流的战舰和商船,历史上的泰坦尼克号邮轮、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特拉法尔加号、光辉级航空母舰可畏号皆诞生于它的现代化船坞。</
>
离开科克之前,夏树没有与爱尔兰人吉布森达成任何协议,也没有向他们承诺任何事情,但在短暂的接触过程中,他们彼此都看到了进一步合作的希望和价值,而且有莱奥这样一个拥有日耳曼血统和英德双重国籍的人从中搭桥牵线,只要时机合适,他们完全可以开展符合双方利益的深入合作。</
>
在重归大海的“夏洛特”号上,夏树回首眺望爱尔兰的海岸线,大英帝国的后院遍地都是荆棘种子,顺手浇些水、施些肥,很容易起到牵制对手的作用,但他没有想到的是,这片荒芜中充满倔强生命力的土地会与自己的人生紧密联系在一起,让他心甘情愿地为之奉献智慧和心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