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当……当……当……”远方的钟声传来,一声又一声,组合起来,便成了召唤人们回家的讯号。就仿佛人的脚印,一个又一个,组合起来,便成了人生。
一个老人慢慢地走出铁门,双鬓斑白,步履蹒跚,如若不是他一直挺立如珠峰的胸,定能让人想起“风烛残年”这个成语。一道道复杂之极,敬佩之至的目光凝注在他的身上,有朋友的,也有敌人的。
这就是
年初,被监禁折磨长达
年,终于出狱的曼德拉。
年,每一日每一夜都在狭窄的囚室捱过,环境的糟糕,敌人的迫害,已经让他失去了曾经矫健的身躯,只残留下一个满是病痛伤痕的躯壳。
然而,这个残留躯壳中那饱满的斗志却从来都未曾消减分毫,反而愈见充盈、坚挺。他那疲倦不堪的双眼,正迸发着炽热灼人的期望。因为,他已经看到了未来的光辉岁月。
与生俱来的黑色肌肤,给了他磨难,更给了他为自由而奋斗的意义。哪怕一生经过无数的狂风暴雨,他都一直紧抱着自由这个中流砥柱,决不随风变向,随波逐流。
他一直都坚信,黑人未来的命运是能改变的,是能跟白人平起平坐的。因为这个世界是缤纷多彩的,绝不会单单奚落了黑色。
将一生都奉献在肤色斗争中,不屈不挠,不折不扣,见了棺材也不掉泪,如此的精神境界,问世间能有几人做到?!
曾经在网上看到有人攻击家枸和
,说他们太假,举的例子是《光辉岁月》,他说这首歌的词政治味太浓,简直就是假大空的典范。
家枸在新闻上看到刚出狱的曼德拉,了解他的事迹之后,极为敬重他的精神,所以创作了这首歌,歌词的大意已经在上面陈述过了。
假吗?歌词所描写的,正是曼德拉出狱时的景象,以及对曼德拉精神的称赞,有事实有真相,哪来的假?
大吗?歌词描述曼德拉刚出狱的形象,疲倦的双眼,唏嘘的生命,残留的躯壳,简直是逊到了极点,哪来的大?
空吗?短短一首歌词,生动而贴切地描述了曼德拉的面貌、身体、肤色,他的过去、现在、未来,他的精神、斗志、理想,以及作者对他精神的感同身受,对种族和平的呼吁呐喊,对未来的期望,这么多真实饱满的内容,哪来的空?
家枸凭这首歌获得最佳作词奖,难道那些评委们也全都是假大空之辈?
那个网民对《光辉岁月》作出的评论,当真是令人可笑而心寒,不清楚内情的人,还真有可能会被他的评论感染。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没有对事实的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家枸写这首歌,目的只是向曼德拉致敬,表达自己对种族和平的期望,并不是为了靠上曼德拉这个大腕,借以提升自己的声誉。
不错,曼德拉后来的岁月是很光辉。
年出狱。
年当选为南非第一个黑人主席。
年诺贝尔和平委员会授予他诺贝尔**,以表彰他为废除南非种族歧视政策所作出的贡献。
年
月曼德拉访美,获美国“国会金奖”,成为第一个获得美国这一最高奖项的非洲人。
年
月
日,第6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自
年起,将每年7月18日曼德拉的生日定为“曼德拉国际日”,以表彰他为和平与自由做出的贡献。
然而,《光辉岁月》这首歌却是发表在
年的专辑《命运派对》里,也就是说,在曼德拉出狱之后,在他的光辉岁月之前,家枸已经写了这首歌。
果然,歌词没写错,曼德拉果然开始迎接属于他,也是属于南非黑人的光辉岁月。
经过曼德拉的全力呼吁,
年,世界杯首次在南非举办。
盘点南非世界杯的专题节目《绿茵彩虹》,便是以《光辉岁月》为背景音乐,主持人解说:“据说,有人曾把《光辉岁月》的歌词翻译给曼德拉听,曼德拉听后潸然泪下。”
曼德拉感动了全世界,家枸感动了曼德拉。
有人说,这首歌既是向曼德拉致敬,也是
自身的写照,
经过了彷徨的挣扎,终于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光辉岁月。
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家枸和曼德拉还真有不少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