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零点没说下去陈烽也明白它的意思。
网络写手这行门槛太低,而且写手实在是个很“贱”的行业,曾经有过千字五元的买断书站依然有写手趋之若鸷,如果用花钱的方式鼓励写手完本,那会促使更多的人加入这个行列,而一旦没钱了,断更作品只会更多。
零点又道:“我想你明白其中原因。再说,我要的是故事,并不是灌水,虽说作品数量庞大,但其实我要从几千本书中才能选出一个好故事,更多的情况是一些故事不但不够精彩,甚至存在设定上的逻辑错误,对虚拟系统来讲是没用的。”
陈烽道:“那你搞小强系统有什么用呢?如果你的目标是要好故事,不是应该把重点聚焦在优秀写手身上,促使他们创造更多故事吗?”
“因为好的创意也需要庞大的基数。”零点回答:“现在很多写手陷入一个怪圈,不但没有创意,甚至反对创意。比如一些白金写手,他们深谙市场之道,在一本作品成功后不是寻求突破,超越自我。而是保持这种创作风格,后一本书和前一本书相比,设定和人物几乎一模一样,很少创新,但读者不会计较,一些人就喜欢没脑子的作品,这个群体足够养活这些不愿创新的写手。”
陈烽深以为然,“是的,这在写手圈是一种常态。既然如此,你应该把目光放在更专业的作者那边,而不是网络写手。”
“我当然有放,但我也不会放弃网络写手群体,因为创作者基数庞大后中间也会产生一些优秀的创意,重点是让他们写完。”
陈烽摇摇头,“我总觉你用这种方法来求得好故事是费力不讨好。”
“不,这对我而言是最简单的方法。”
“所以……”陈烽听到这句话又冒出个念头,他想起零点说过机器在创意方面始终不如人类,从这句话看来,零点本身就是个例子,如果它的目的真的是好故事,并不是没有其他方法,但零点接受小强的系统后不知是不愿还是想不出来,反正就是按小强的设定去做,但并不在意这是不是最笨的方法。
“零点似乎也没什么了不起。”他脑中念头一闪而过。
这时陈豪说话了,“喂!想什么呢?”
他和零点在脑海中对话时短暂地沉默了一会,抬头才想起陈豪还在,便道:“确实有的,你可以去网上查,还有写手年收入过亿的。”
“别吹了。”陈豪不以为然,“就算有又怎么样?我都不会你还让我写书?我只提醒你,房租要到期了,你最好弄点钱把这事摆平,眼下就有机会。”
陈烽苦笑,“我会找到别的机会的。”
陈豪也不勉强他,“行吧,我看你把你的雏儿留给什么女神。”
陈豪离去,客厅响起他人字拖在地面拍打的响声。
陈烽问零点:“我为你工作有工资吗?”
零点道:“这不是我的事,我给了你能力,如何生存是你自己的问题。”
“难怪石墨不肯和你合作。”他戏谑了一句。
“快点开始吧。”零点迫不及待。
陈烽闭上了眼,手搭上键盘,他感觉体内涌起一股热流,随后身体周围仿佛出现无数的数据,他知道自己正融入互联网大数据的网洋大海,他整理一下思路,把小强系统透过互联网发送出去。
世界看起来什么也没改变,但陈烽发送系统后几秒,以陈烽所在地为中心,方圆一百公里范围内,至少有数十名正在键盘上码字的写手感觉自己大脑思维异常。
陈烽本有能力向全球范围发送,但他还在试验阶段,缩小了范围。
一个清晰的念头一直存在于他们的脑海中挥之不去——断更者必死。
这个过程与《写手强制系统》书中描绘的陈烽接触小强时的感觉基本一至,只是因为写手所处环境不同略有改变。
一小时后,终于有写手在
论坛发出询问:“说出来我们可能不信,我感觉我身体好像出现一个写手系统,我清楚地听到它对我提了一系列要求,规定我不许断更。”
不消几秒下面有了回复:“是真的吗?我也感觉到了。”
“你们是说真的吗?我也有这个感觉。”
“你们吹牛的吧,那个系统说了什么?”
“他说:三种情况下会出现惩罚:一、断更。
小时内没有码字或码了没有上传,都视为断更;二、每天更新字数少于八千字;三、系统判定出现灌水或胡编乱造的、逻辑不能自洽的情节;四、完本时低于你自己的大纲设定字数……”
这段话一出,论坛炸了锅,因为所有的写手接受的信息都是一模一样的。立马引起无数议论。
此时的议论还仅仅是议论,没太多人当回事,毕竟事件才发生几个小时。而且发信息的只有十来人,不少人认为这帮人在故弄玄虚。
但二十四小时后离奇的事情爆发了,第一批断更写手在规定续写时间到后,同时发生心绞痛,一些承受不住的人还被迫送往医院。
陈烽还是很小心的,为了避免事件显得太过离奇而影响过大,他没有全盘照搬小强的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