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迷雾村(一) (第2/2页)
林麓初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村里人不是没有去质问过这骗人的老道士,可老道士怎么说的,不是老道我算的不准,而是有人在篡改他们的天命!
哪里还有人会信他,他那个挂摊子从门庭若市变得现在门可罗雀,老道士的生计堪忧咯。
不过还好,老道士还有另外的一门活路,那便是卖药。老道士不是郎中,卖的也不是什么灵丹妙药,就是一个个小的避障丹。
一小瓶共计三十六颗,一旬的时光吃一颗,一瓶正好吃一年,老道士算命的本事不济,可这避障丹却从未出过问题,一村子人从小到老都吃他的避障丹,各个给吃了个长命百岁。
老道士的避障丹没有价格,您要是富裕,多给点,手头紧,少给点,没钱,哪怕您从家里带块砖来,我这避障丹也换给你。
如此一来,老道士居然还没有饿死。
村里人哪里会让他饿死,他这一死,何人再生产这避障丹,没了这避障丹,村里人就在这迷雾之中活不下去,活不下去就要背井离乡。
现在的这个村子里的人,他们都不知道为何会世世代代的生活在这里,这荒无人烟连鸟兽都没有的烟瘴之地。
但是人都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不愿意随便挪动,哪怕这里的气候再恶劣。
况且这迷雾村里的气候还并不恶劣,土地肥沃,地里长出来的庄家比别的地方大两倍不止,村子周围到处是山鸡野兔,一条清清的小河之中游鱼成群结队,怪就怪在这些动物都集中的聚集在村子周围三里的范围内,再往外就寸草不生。
试想一下,年年丰收,没事走出一里地去就能捡上一大堆野味回来,谁想着离开啊。
如此一来,村里的生产倒是有些过剩。
当一个地方的物资生产过剩的时候,就会产生贸易,一个村子都生产过剩,相互贸易肯定是不可能了,那就只能对外贸易。
说来也奇怪,村子里的人出去贸易,走过了三里地之后便进入一片迷雾之中,大雾之中无法辨别方向,也看不清脚下的路,村里人只需要往前走,不超过一个时辰的功夫便会去到一个城镇之上。
那个城镇具体叫啥,.u
.&#
;m他们还真的不知道。或者说,他们都不知道自己每次去的是不是同一个城镇,但是相同的是他们手中的物品恰好是当地紧缺的。
当他们推着一车粮食去的时候,肯定就是去到一个最缺粮食的城镇,当他们拉着一车鱼肉出去的时候,去的地方就是一处生鲜最好卖的菜市场。
村里人卖了粮食,换了钱财,再从城镇上购买一些生活必须品,再有余钱就去买一些精致小巧的稀罕物。
很少有人带大量的钱财回去,但至少都会带回去一吊铜钱。
至于怎么回去,也不用太多的担心,村里人只要是出了城镇,再往前走不多远就又升起了一阵迷雾,走入雾中再一个时辰,便回到了村子。
村民们这一吊铜钱何用?
原来,就在村子的东头有一个小小的学堂,学堂中有一个老先生,老先生平日里总是一副笑嘻嘻的模样,唯独一条规矩雷打不动,村里的孩子要上学堂,每家每年一吊钱,不收鸡鸭鱼肉,也不收绢帛物资,只要铜钱。
所以说村民们家家户户不论丰年灾年都要存一吊铜钱,这一吊铜钱老先生也不花,他也没地儿花,就挂在外面的一个歪脖子树上。
一吊铜钱年年挂岁岁挂,每逢新年的时候,上一年的铜钱便不翼而飞,很多人都说是老先生家里有一座极大的地窖,里面放的满满都是铜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