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最是新春冻人骨,折了多少白头客,寒了多少异… (第2/2页)
苏与莫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客栈还是歇业得,其实江鹞觉得可以开门迎客了,张老头说再缓缓,自己一个病秧子在店里影响不好,等自己好了再说。
两人吃过了早饭,张老头让江鹞去他房里搬出了一个箱子,说要给他一些东西。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东西,和他一样。
箱子里杂七杂八的东西有很多,一个已经由青转黄的竹箱,修补过,很大的修补,几乎是拼凑起来的,竹箱上刻了三个小小的字,规规矩矩,谈不上什么笔锋,谈不上什么亮人眼球得三个字:志天下。看的出是个野心很大的人做刻得。
“鹞子,以后去了京城要是遇到了一个叫苏诚得,不管他做了多大的官,你都要替我打他一巴掌,狠狠地打他一巴掌。”张老头对着江鹞说话,可眼神都盯在那堆破烂之中。
江鹞点点头,他知道张诚,苏胜卉曾经和他们说过,那个穷酸书生,和京城豪门的千金喜成连理,最后在自家老丈人的提携下,步步高升。他只知道步步高升的苏诚,可总归不知道高到多高。
“嗯嗯,一定要狠狠地打。记好了。”张老头再次嘱咐。
江鹞也再次点点头,他心里清楚的很,张老头有什么意思,也大概知道张诚和老头之间的关系。
“这些的东西,我帮你看看有哪些你是需要的啊。这支墨粘你能用到,挺不错的小东西。”张老头把玩着一支里面插着一根芦苇管的皮囊,小小的,不算精致,张老头说小皮囊里可以装墨水,很扎实,芦管插上就不会漏,拿出来就可以写字。江鹞觉得是个很实用得小东西。
一把小匕首,也是简简单单,朴实无华,刀柄上刻着一个诚字。自己也用的到。三身青衫布衣,老头硬塞给了江鹞。看着都有点大,没那么合身。
林林总总好多样,江鹞最喜欢的那只墨粘和一本空白的小册子,纸质也已经放黄,册名《寄世》,不知道是谁写上的,可惜里面什么都没有,张老头抚摸着小册子也一起交给了江鹞。
最后老人给了江鹞一个钱袋,说这是江鹞这几个月的工钱,该远游还是要远游得。
从头到尾,江鹞都是听着老人说着,一句话都没说。
“诚儿那时候要是有你一半恋家就好了。”老人叹息着离开了客栈,去了凉亭,那里有几个差不多年纪的老人在手谈对弈。
江鹞坐在门槛上,看着远处那些老人,像小孩一样有说有笑,可能人活到最后就活到了最初。
今天的江鹞什么也没做,看着街上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看着街上孩童的嬉戏打闹,小贩叫卖,客商之间因为还价争的面红耳赤,他觉得这是世间最真实的声音,因为他就在其中。
隔壁猪肉铺的李大哥,刚刚因为多给买猪肉的客人多切了些猪肉,&#
;&#
;正在和客人商量,要不就一起买了去,看到江鹞看向自己,对着江鹞咧嘴一笑,江鹞也是回了一个笑容。
布铺的孟大娘,刚刚送走了一个购买布料的客人,站在门口看着坐在客栈门口的江鹞,也是一笑,江鹞也是礼貌的回了一笑。
其实不知不觉中,已经和他们很熟了。
江鹞起身去厨房忙活中饭,自己这几个月来,手艺也进步了不少,可能是因为琴川城里的调料比琉圭岛上要多,所以做出来的菜才会更好吃一些。
江鹞烧着菜傻笑了起来,可笑着笑着,流下了眼泪。入世易,出世难。
原来还是那个害怕离别的少年,哪怕已经从十三岁到了十四岁,亦是如此。可离别总会有相逢,远方有手足,远方有佳人。
可少年不知道,可张老头这一别就会是生死两茫茫,阴阳永相隔。
午饭时间,张老头回了客栈,两个人随意用完了午饭,张老头让江鹞把小册子和墨粘一起拿了出来。
江鹞没问为什么,默默地从柴房拿出了《寄世》小册和墨粘。
老头看着册子上的“寄世”二字,发着呆,芦管拿在手里始终未曾下笔,像是在酝酿着什么。
最后老人还是提笔在册子的第一页写上:
最是新春冻人骨,折了多少白头客,寒了多少异乡人。
嘴里说道:“真是狗屁的道理,世上白首已为客,哎,客啊,客啊,总是要离开主人家得,呵呵……咳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