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原月不知道自己的打算能否被人理解,也没和他人谈起过,她只是小心地一点点儿地努力着。
来到江南以后,她一边鼓励着祁迦琉带领一批人员改进纺织机,一边组织起了规模生产,招收女工,单纯靠着统筹安排,效益已是大幅提升,分工合作开始形成规模。
去年的那批女工,如今已成为熟练工,每到月末领取薪水时,都能看到她们那充满自信的笑容,是的,她们的精神面貌变化非常大,从低头不语到如今的抬头挺胸,原月相信,她们,将是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者!
钦差一行走后还没用上一年,随着卢鲁两家的合作,江南的官员立即投诚,纷纷和丝路商会签下各种合同,一年之内,组织了三次大规模的商业交易,每个合作之人都赚得盆满钵满,喜笑颜开。
随着其他人回京师复命,如今的原月没人掣肘,她扯起虎皮,开始在江南的大动作。她很清醒,统筹规划之后,如果没有新的技术革命,经济不再增长,也许明年就会到达一个瓶颈,所以她把自己的想法和安排布置下去,就匆匆离开了金陵。
因为,时间留给她的不多,她给自己的计划是在三年之内,稳定江南,开拓出南洋航线,并且积攒出足够的资金,用以应对几年后的战争。
她不知道萧德到底想做什么,可通过传出的一些迹象,她知道:京城的那位帝王还没下定决心,如今的两王依旧内斗,而只要他们内斗没有停止,萧德就可以继续顶着帝王的名头出来做事。
她不相信那高高在上的帝王会允许自己的侄子娶了荣王府的唯一小姐后,再插手经济,唯一的答案就是——在萧德身边,应该还有帝王的亲信,这次西北商路的所有收入,都将落入帝王的口袋。
于是她尝试着将所有对外贸易的商品提价
%,并禁止有人绕过商会对外交易,这些超额的钱每笔均记录在案,直接作为江南的地方税务补贴,详细公示在商会一侧的布告墙上。
对于这一举措,江南自是齐声叫好,京城的帝王召集内阁大臣商讨,最后要求江南上缴的税银从
万两增加至
万两!
江南官员们拿出自己当初制策之绝技,纷纷上书表示,江南民生刚有起色,还请不要与民争利,杀鸡取卵,要知道,今年的三大交易,已把江南积累几年的商品交易一空,明年哪里还会有如此多的商品?(当然这是事实,也是睁着眼睛的瞎话,随着生产效率的大幅提高,商品其实会越来越多的,只不过原月是选择视而不见,其他的多数人都是不相信而已。)
这样,双方你来我往,扯皮了几个月,差不多到了年底的时候,才出结果:江南每年上缴税赋
万两,同时京师不再拨付江南的各种费用,包括官饷,兵饷,水利,赈灾等等。
据称在永嘉十二年的春节里,江北的人在欢庆凭白多了
万,江南的人更是兴奋异常——真没想到:竟然被争取了财政自主权!
虽然人员的安排还是京城指派,可这里有广大基层民众,只要制定好任何人都要遵守的规则,那么——谁来当官——还有区别么?
原月在离开金陵前,特意找了个时机,邀请了张乾和秦时逸这两位前阁老大人,把这个问题抛给了他们!要知道第一次去张府,就听到张乾在说着规则问题,无论何时,有规矩总比没规矩好,一定要制定一个好的规则!
好的规则可以让坏人无法做恶,可以最大限度的维持公平,保护众人。
现在原月就把这个机会给了他!她很想知道古代的士大夫们心目中的理想规则是如何的?至于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她没在意,有些事情总得经过挫折,磨合,最后达成共识,才能开展下去,更何况,她也很想知道:张乾,他是在替天下谋划还只是替萧德办事?
“可——我们制定的规则和如今的大周律有悖怎么办?”
“请拿出你们的智慧,我相信你们!”面对眼前那充满智慧的老人,原月当然不会回答是或者不是,那老家伙心里有数着呢,被贬这十几年来,他一直和望道有来有往,不断探讨的就是这些问题。
他是来打探自己想法的!
当初那场规则的讨论,她还是记忆犹新,这是一个和望道一样,人老心不老的长者,在没得到肯定答案前,她觉得自己还是少说为妙,于是她给了他一个大的原则:切合实际,一心天下。
至于是谁的天下,她没说,你可以理解为,陛下的天下,韩王(萧德或者说萧彻)的天下,士大夫的天下,百姓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