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沧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对于一般的塾师来说,教女子读书是个好差事。

男子读书,很多人要参加科举考试,塾师的水平,可以通过科举成绩来检验。

女子不参加科举考试,跟外界的交流比较少。虽然也读书,但是家长的期望,也不象对男子那么高。所以,塾师的水平也难以检验出来。

不过,对于李木来说,就是这一点他心里也没底。

大唐的教育体系比较健全。基本上分为两大系统。一是国家办的官学,二是私人办的私学。

官学还有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之分。

中央官学,以尚书省办的学校为主。有综合性学校,还有一些专科学校。

尚书省的官学,主要是国子监。

国子监下面,还有六个部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

司天台办的,有天文学、历数学、漏刻学。

太医署办有医学。

太卜寺办有卜筮学,专门学习占卜、占筮一类预测术,甚至一些从事风水、算命的人,就是从太卜寺的学校毕业的。

太仆寺办有兽医学。

门下省有弘文馆。

东宫有崇文馆。

地方上,还有州学和县学。

无论是哪一种学校,儒学都是最主要的教学内容。

大唐的儒学教育内容,主要是十三经,分正经和旁经两种。

正经中又分大经、中经、小经。

大经是《礼记》、《左传》。

中经是《诗经》、《周礼》、《仪礼》。

小经是《易经》、《尚书》、《公羊》、《谷梁》。

还有旁经《孝经》、《论语》。

大唐提倡以孝治天下,《孝经》和《论语》就是他们的主旋律价值观。

《孝经》和《论语》,无论哪个学校,什么学生,都必须学习,背得滚瓜烂熟,还要能理解和解释。

此外还要学习法律、数学、书法、诗赋等等。

因为跟爷爷学过风水和算命的原因,李牧对于《易经》比较熟悉。

其他的那些,《诗经》和《论语》能背出少数片段,剩下的基本上就不知道。

有的根本就没看过,象《仪礼》、《公羊》、《谷梁》这些,他根本就没听说过,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东西。

叫他去教学生,怎么去教?他连这三个学生的水平都不如,怎么教人家?

甚至书中的繁体字,他还认不全呢,更不用说写和背诵了。

现在李木真的有些后悔。

这次来应聘,实在有些冒失。长此以往,露馅儿是难免的。

看着眼前的三个女学生,李木的脑袋都大了。

但已经这样了,也就只好死马当活马医,走一步算一步。

“以前没教过你们,也不知道你们学得如何,今天第一次上课,我就先测试一下。第一个测试,就是帖经”。

所谓的帖经,就是用一张带着窟窿的纸,盖在书上。窟窿就露出一段话,学生根据这段话,判断是哪一部经书,就接着这段话往下背诵。

这就要求学生对于经书非常熟悉。

这个方法,是李木在阿黛拉那里学来的,现在就是现学现卖。

这种方法虽然比较变态,但是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却是小菜一碟。因为大部分经书的内容,他们都能背诵下来。

在科举考试中,还有帖经考试这个环节。

李木拿了一本《孝经》。

“武顺,你先来。”

武顺看了一眼,就刷刷背了下来。

然后是如意和武柔,都轻而易举地背了下来。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再现昔日荣光

再现昔日荣光

上官桀骜
再现昔日荣光简介: 3018年,地球已经毁灭,军队也不复存在,为了维持宇宙的和平秩序,从而衍生出了一个新的兵种“时空兵”这个兵种是由“风云星系”第三宇宙管理会组建与管理宇宙和平而诞生的,他们的任务就是负责在各个时空,星系及第三宇宙的角落进行军事管理,维持住平衡从而不会再发生像地球一样的悲剧。
其它 连载 0万字
逍遥大明医

逍遥大明医

冷氏子兴
逍遥大明医简介: 隆庆新政,万历中兴。医道圣手李时珍珠玉在前,《本草纲目》横空出世,杏林如何继往开来?一间小小的医馆,坐堂的大夫还未成年,开出的药方得去别的医馆抓药,懵懂萝莉给你打针,就问你怕不怕? 究竟是什么灵丹妙药,可以一粒就见效? 且看杏林鬼才——苏小煜如何妙手回春。
其它 连载 15万字
铁血教皇奥古斯都

铁血教皇奥古斯都

剑啸寒州
铁血教皇奥古斯都简介: 玩游戏过于激动一头栽在地上把自己撞晕了,睁开眼,看见的是17世纪初的罗马,阴差阳错成了教宗国的教皇。在这个时代,光明和智慧已经降临,黑暗与愚昧并未走远。而陈枭要做的,自然是……重建罗马帝国,不想开历史倒车的P社玩家不是好教皇! ps:没玩过游戏不影响阅读。内容贴近历史,并且会尽可能的生动有趣。
其它 连载 56万字
天霸动霸李元霸

天霸动霸李元霸

花漫溪
天霸动霸李元霸简介: 劫匪李原霸魂穿隋唐成李元霸,开始一段不同的隋唐英雄传奇……
其它 连载 0万字
附身高顺

附身高顺

乌溪散人
附身高顺简介: 附身三国名将高顺,本无争霸之心,只想把妹建坞堡做个富家翁。然,大势所推。高顺踏错一步,跻身东汉帝国官场。 他满腔热血,一心革陈除弊,强亭卒禁游侠、建蒙学扩官道、筑水利兴官屯、鞭胡骑拓疆域,却不为世人所容。高顺索性反了,无意间缔造了一个开元盛世,大晋帝国由此而生。 驾崩之前,臣下皆哀,高顺却遗憾一笑曰:“悔不该兴兵创建大晋帝国焉!”
其它 完结 8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