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着剑的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惊蛰尝试将自己的细胞分裂出去,但意识却没有随之转移。离开本体的细胞迅速死亡,只坚持了几秒钟。
怎么会这样?明明分裂出去的细胞与自己原来没有进化前是一模一样的。为什么那时的自己可以独立存活,而这些细胞却不可以?
也许是意识的原因?惊蛰找不到答案。
……
在缓慢的进化过程中,他发现自己有些细胞死亡了。死去的细胞被一种酸液分解掉,成为了其余依然存活着的细胞的养料。
这是他原本不具有的能力,也并非根据他的意志而进化出来的。这可能是适应进化的体现吧。他暗自想到。
惊蛰与其余生活在地下湖中的原生生物一样,都是通过细胞膜直接从水体中获取营养物质。但这已经渐渐满足不了他幻想进化所需的能量了。
因此需要舍弃不是必要的细胞,将其变为养料,用来供养新生的、功能分化了的细胞。
由于这个原因,惊蛰的体型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扩充后又停止了增长,但进化却没有因此而停下。
惊蛰忽然想到了一个计时方法,他将自己一个细胞从诞生到死亡所需的时间定义为一天。在一个细胞死亡后标记一个新生的细胞,作为新的一天的起始。
这种计时很不准确,误差很大。有的细胞存活时间长,有的细胞存活时间短。而且他自身进化的速度也时快时慢,同样会影响到细胞的存活时间。
另外,有时候一个细胞死亡了,但得经过许久才会诞生出新的细胞。这就会造成计时的中断。
然而惊蛰没有在意这些,在这个单调的世界中,计算时间其实没有多少意义。因为在这里他不需要看着钟表上课下课,也不需要为了避免一个约会的迟到而精心安排自己的行程。
现在的惊蛰自由自在,什么时候想做什么事情完全可以随心所欲。
想出这种计算时间的方法只是他在自娱自乐,这也算是他曾经作为一个人的体现吧。
一天,两天,三天……嗯,忘记数到哪儿了,重新再来。一天,两天,三天……
不知道过去了多少天,惊蛰的细胞换了一代又一代,终于,他能感受到水流最细微的变化。远处有一丝震动传来,那是水从石钟乳滴下溅起了涟漪。
除了时不时从石钟乳滴下的水滴引起的震动以及暗河河水流入外,这片水域死气沉沉,几乎没有任何变动。
惊蛰不由地猜测这里并没有大型动物。
又过了一段时间,他拥有了嗅觉。他的鼻子长在身体的最前端,能够捕捉水流中的小分子并且分辨出它们的“气味”。
至于耳朵,却始终没有长出来。
等等,也许自己已经拥有耳朵了。区别在于原来是通过耳膜感受空气震动,现在是通过类似侧线的器官感应水流震动。惊蛰忽然想到。
从水流中获取营养物质的方法太慢了,如果一直使用这种方式,那以后的进化速度将会因为能量不足而停滞。
他思考着该如何提高能量的获取效率。
扩大自身体积无疑是种简单地方法,将自己的体积变得更大,接触水的面积也会更多。如此,就能摄取更多的营养物质。
但惊蛰不准备使用这种方式,如果还没有到达食物链最顶级的层次,有时候体型大也意味着更容易被其余生物盯上。虽然还不知道地下湖中有什么危险,但小心无大错。
惊蛰准备进化出捕食能力,周围那些原生生物都是一团团会动的营养集合啊。比起费劲地从水中过滤营养物质,捕食它们明显更有效率。
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是罪恶的,生存也一样。动物都是在靠着不断伤害别的物种存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