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埂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国本之争,历时多年,近年来更是愈演愈烈。

言官御史、大小官员,甚至是普通百姓,均将矛头指向了郑贵妃,还有这位三皇子。

在传闻中,郑贵妃骄横跋扈,朱常洵昏庸懒惰,但这还是王德完第一次见到朱常洵,更是第一次同这位三皇子打交道。

不过,朱常洵带给王德完的感觉并不好。

看似客客气气的,其实……很阴险!

而且搞的乱七八糟的事情,简直就是胡闹,丝毫没有皇家的体面!

要不是对方只有十四岁,王德完定然要指斥一番。

王德完双手拢在身前,斩钉截铁的说道:“那不可能!”

常洵看了看王德完,这还真是冥顽不化:“也好,既然王大人认为不可能,那么我们便拭目以待吧!”

很快,锦衣卫便在王家宅院中的一棵大树上竖起了旗杆,绑上了铁线。常洵仔细检查了一番,确认符合要求,这才让大家收队。

“恭送殿下!”

王德完再怎么对常洵不满,此刻也只能跪下恭送。

常洵却没有急着离开,而是看着王德完道:“王大人,不管你信与不信,待雷雨之时,最好让你府上的人远离那根旗杆,若是你担心雷击,想要拆除这旗杆,也切切记得按照锦衣卫告知你们的方法,拖一根铁线接地……”

“殿下多虑了,王某无愧于心,王某的家人,也不劳殿下烦心!”王德完客客气气地说道。

“言尽于此,好自为之罢!”常洵摇了摇头,头也不回地迈步离开。

这便是政敌,一点缓和的机会都没有。

对于安全问题,常洵也都考虑了,并且反复交待,除了引雷旗杆尽量远离房屋,也设置了一些接地,并强调了拆除时的安全事项。

离开王家的宅院,常洵又随机去了几家,检查东厂和锦衣卫的人办事的情况。

情况还不错,大家做事都很认真。

这些东厂的番子、锦衣卫的侍卫也都很好奇,在他们看来,这普普通通的一根木杆,一根铁线,怎么就能引下雷电了?

他们也很想知道,朱常洵到底能不能引来雷电!

检查了几家,常洵还逛了下明代的京城,恰好看到路边一家酒馆,里面的说书人正说得热闹,常洵带着人进去,听了片刻,讲的是一个忠义老仆的故事。

常洵实在听不下去,便让张成打赏了点银钱,让人说书人开始说《雷电启蒙》。

张成的工作做得不错,这个说书人确实会说《雷电启蒙》。

但见那说书人抡起醒木,&#

;.u&#

;

&#

;&#

;&#

;&#

;重重敲在桌面上:“诸位看官,现在某给大家说一段紫禁城里的密事,有道是天雷灌顶,三皇子顿悟雷电真谛……”

“话说雷公电母,于天上专司雷电,电母用电光照亮人间善恶,但见十恶不赦之人,雷公便用雷劈之……”

常洵越听越懵,这特么就是一个神话故事。

故事里的三皇子为了探寻雷电的奥秘,日夜苦读,翻遍经史典籍,观察各种怪异现象,终于感动了雷公电母,然后一道雷电下来,醍醐灌顶,让他顿悟了雷电的真谛……

后来三皇子遇到一位美丽的女子,这女子害怕雷声,于是三皇子就为他讲解雷电的奥秘,最终得到女子的倾心……

在故事的最后,才子佳人、花前月下,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不得不说,这改编还挺巧妙的,常洵书上讲到的那些理论知识,故事里面都提到了,但是……

这么一个带着神话色彩的才子佳人故事,又怎么可能让人理解其中的科学道理?

难怪任务的进度条纹丝不动。

“殿下……”

张成看出常洵很不高兴,连忙低声解释:“评书的说,只有这么改、才会有人愿意听,才能让更多的人知道……”

实际上,即便如此,当说书的讲述那些理论知识的时候,也有人催促“快进”,甚至起身离开,直接用脚投票!

“算了!”

常洵摆了摆手:“让那些说书人都不要再说这个了!”

他实在丢不起这个人:“这两天,便让他们传播一下引雷旗杆的事情……”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大明最后一个进士

大明最后一个进士

水刀伐木
大明最后一个进士简介: 文化是什么,是一个民族传承的依靠,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血脉。 生逢乱世,异族入侵,且看大明最后一个进士如果力挽狂澜,拯救最后的汉人传承。
其它 完结 182万字
抗日之双枪

抗日之双枪

减子哥哥
抗日之双枪简介: 抗战时期,一个十五岁的小伙,跟在自己媳妇的背后,助她成就双枪之名。
其它 连载 36万字
弩力回天

弩力回天

干越箫声
弩力回天简介: 男主角宋奇凭借他在现代所掌握的微薄的物理知识,制作了一些比较实用的工具,成为一千年前的领先人才,并藉此建立了不小的功名。女主角明玉的父亲借尸还魂来到了同一时代,他凭借他所记得的历史知识,比别人早一步知道大事的发生时间,专做大生意,累成巨富,成为当时的首富。。。
其它 连载 32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