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六章 计划和压力 (第1/2页)
早上风吹树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算上我本来攒的钱,重建教会的储备一共有
枚银币和
枚铜币。”伊格在街上边走边盘算,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积蓄也算进了礼仪教会的重建资金中。
必须用好这笔钱,才能让神见证我的虔诚!
伊格暗下决心,脑海中快速思考接下来的行动安排。
首先就是要给神殿选址、买地。
教会想要重建,一个固定的驻地是必不可少的。
不然和那些民间似是而非的野教有什么区别。
而且这个驻地不能说是随便挑一栋房子就行,面积要足够大,才能分出用途不同的几个房间。
好歹要有个能接待来客的大厅,再给信徒们提供一个专门的祈祷室吧。
教会也得有教会的体面。
神明的神谕中没有具体提到该到哪个城市去重建教会,那就是说这件事该由他来决定。
首选自然是「塔列克」。
这里是他最熟悉的地方。
不过和王国其他地方一样,在「塔列克」买房比租房要麻烦得多。
他必须到镇长办公室的书记官那儿报备,办好手续,才能在镇子给的房子里选择。
当初他还住在「灿特尔城」的时候,就是到城主府去办的出售手续。
私人与私人之间转售房屋是不被官方认可的,拿不到有效力的房契。
伊格思忖着下一步的计划,脚下不停。
自己手头有超过
枚银币,不可能全都拿去买教产。
肯定得留下日常维持教会运转的钱财。
暂定一个上限......
就拿
银作为购房的上限,
银作为装潢的上限,留下至少
银吧。
伊格心里装着事,不知不觉就已经回到了莱顿街
号。
听到动静的玛俐迎了出来。
伊格注意到她换了身衣服,穿上了一件白色碎花连衣裙,上半身再套一件淡黄色的毛衣御寒。
“伊格,你回来了?”
“毛皮的事情还顺利吗?”
伊格点点头:“我去了老杰克那儿,毛皮全都出手了。”
玛俐眼前一亮,有心想要问问一共卖了多少钱,又不太好意思开这个口,于是转而邀请道:
“这可得好好庆祝。”
“要不要来我家?我家里有爸爸昨天刚买的啤酒,我们正好可以喝酒聊天。”
伊格下意识想要拒绝。
他也不是不谙世事的人,虽然这些年因为信仰的事情被视作异类,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失去了人际交往中的敏锐。
眼前的这个小姑娘语气柔和,说话的声音飘飘腻腻的。
分明是看上他的钱了!
“我......”话还没出口,伊格心中突然一动。
这不正是传教的好机会吗?
「常绿之心」不是一天建成的,自己正好可以借这个机会发展人类中的第二个礼仪之神信徒。
“好,那我们进去说。”
玛俐闻言喜不自胜,伊格显然是听懂了自己的暗示。
看来我还是很有魅力的嘛。
她有些自得,连忙给伊格让出了身位方便他进屋。
伊格大步跨过屋前的脏水。
“砰!”
屋门合上。
......
李奕目前已经消化不了旧礼仪之神的知识了。
他依旧可以把词条和超链接点开,但是因为自身的承载量已经达到上限,所以他只能在页面展开的时候一字一句地去读。
一旦关掉页面,之前读的东西就都忘记了。
让他不禁回想起大学时候上高数课的经历。
唉,人类的时光真是短暂。
当时的苦恼也好,甜蜜也罢,都不可避免地化作了过往的一道流光。
李奕百无聊赖地在神性核心上随便点点,心思渐渐飘向了伊格所在的「塔列克镇」。
就他从伊格的记忆里所知,「塔列克」最主要的信仰就是镇长信奉的沃土之神。
那个镇长,加德里·雷文,在沃土教会,或者说按照沃土之神信徒们的说法,大地父亲教会中,应该是有很高的地位。
毕竟沃土之神在“终焉之战”的时候还是个神系里垫底的【微末神】,想来现在撑死了也就是【弱等神】。
一个像「塔列克」这样繁华的小镇对于【弱等神】来说无疑是很重要的资产。
镇长必定是沃土教会里的重要人物。
除了沃土之神的信徒外,「塔列克」还有少量的秩序之神信徒和贸易之神信徒。
前者自不必说,在王国的各个角落都有分布。
后者则基本是来「塔列克」进行毛皮交易的行商。
当然,居民中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无信者。
对于原先有信仰的人来说,失去信仰是莫大的恐怖,但对于本就没有信仰的人,尤其是无信的底层人来说,其实也就是那么回事。
神明的恩泽是有限的,真正能够得到神明之爱的基本都是神职人员或者信徒中的强者。
底层苦哈哈的普通人就别想这事了。
李奕身为神明的一员清楚其中的缘由。
无非是【神迹】要消耗信仰之力,所以花在普通人身上不值得罢了。
底层人中的绝大多数没有足够的资源,如果想要追求肉体力量的,得不到充足的营养和打熬身体的外药,而想要追求精神力量的,又没法拥有一个能够静下心来的修行环境。
肉体和精神都锻炼不了,自然就没法升级升阶。
升不了阶,那对于神明而言,唯一的作用就只有信仰+
。
也不是没有神明尝试过单纯追求数量,通过不断地+
+
聚少成多来快速提升【位阶】。
然而事实证明,这种做法只是饮鸩止渴。
短时间内,确实可以通过这种做法快速收割一批信仰,但这也同时意味着低级信徒的数量会大大膨胀。
这些信徒跟着你神明走是自己的诉求的。
哪怕只是选择性地去回应他们的期待,在庞大基数面前也很难弥补开支的缺口。
一次祈祷没回应,信徒可以劝自己说是不够虔诚。
两次没回应,去教会走走听几句心灵鸡汤也就自我和解了。
三次、四次、五次......
信徒总会在某个时刻开始质疑乃至放弃信仰。
小片的质疑在连锁反应下会导致大面积的脱信,最终使得整个教会的威望断崖下降。
几代神职者的努力或许几个星期就化为乌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