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尽于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求推荐收藏,谢谢!

大明的士绅百姓和清廷相比,有一处明显的区别——民众对于洋人不卑颜屈膝。这其实取决于朝廷的态度,朝廷官府对外族果决,民众自然不会对外人天生媚骨,谁都不是天生犯贱。

明朝是历朝历代当中唯一没有对外族屈服过的政权,即使皇帝被对方俘虏也没有过对外族进行耻辱性的谈判,当然,历史上被顺军攻破京师之后弘光曾经幻想过借兵讨贼这是另外一回事情了。

本想选定美洲作为开拓对象的,在这个年代这需要春季开始沿着大洋北上,但是现在的北方的局势不允许李贤这么干,朝鲜已经完全臣服于清廷。而清人又完全和明人显示出争夺天下不死不休的架势,难以想象现在大明的航海技术不能够让其离岸很远航行,而向南看,后世大洋洲那片大陆绝对是个很合适的选择。

一路岛屿连绵不绝,补给水源之类的相当便捷,生疏航海技术百年了的大明水师可以先行用来练手,熟练之后在进行远征大洋彼岸的美洲,而且吕宋岛上如果西班牙人在则罢了,不在李贤不介意先行立下碑文旗帜宣示主权,再用铁血手段进行汉化一番,倾泻一下李贤后世在网络上看到的那些发生在这些个岛屿上汉人遭受的不忍睹的悲惨。

如果世间一定要有悲惨存在,那么,我宁愿悲惨降临在其他族群身上。——谁说的李贤记不得了,但是如果真的发生,李贤也想这么做。

*****

诏书如约而至,李贤以弘光帝的名义写的,弘光帝似乎看开了,三个妃嫔接连传出有孕的喜讯,内宫提督东厂的卢光祖公公某一日还向李贤提出想再召集些秀女进宫的建议,被李贤给拖住了。

思来想去,郑芝龙还是同意去南京。召你过去一方面是朝廷给你面子,另一方面大概也会照顾你的要求——自明太祖成祖以下,政治逐渐变成了妥协交换。

郑家嘛,不是走陆路,而是走海路到松江,先看下自家的吴淞水师,然后逆江而上,经镇江抵达南京。本来郑芝龙坐船想直到南京的,但是经过上次兵变的波及,南京现在不许大型船只靠近。郑芝龙只得在松江府换马过来。

松江没有多大变化,但是换了马进入镇江地界,顿时变化就大多了,郑芝龙不是没有来过这边,可是竟然对这边的固有记忆竟然好几处都对不上了。

临近镇江府城的官道上竟然是大块岩石铺就的道路,郑芝龙特地下马用手抠了抠地面,和红毛夷在大流球赤嵌建筑的碉堡材料差不多的质地,这路面一直延伸,差不多一直连接进了府城,下人介绍说这是朝廷新出的一种叫做水泥的物事,路乃是下面铺就砖块等物上面粉刷一层水泥所致,出于职业习惯,郑芝龙立马就想到了这东西可以用于守城,感叹南京还不会用东西,这种材料怎么可以铺就路面?用来粉刷城墙不是更好?

下人低声告诉郑芝龙,镇江府城已经粉刷完毕了,这东西一早是提供给扬州那边的,给扬州修缮城墙用的,现在的大城除了南京城外,九江,凤阳,扬州,镇江等地的城墙都已经粉刷结束了。

郑芝龙讪讪,下人当然装作看不到。

“倭人下马,放下武器!”

“这是?”郑芝龙看着镇江武装兵卒,有点发愣。眼前的兵卒身穿没有见过的一套鼓囔囔的服装,套着西夷才套的手套,双手持着长矛,长矛的尖端闪着寒星,对着的正是自己。

远远的可以看见镇江城墙那灰白色的轮廓的时候,道路中间却有一个打横着的木板,木板内两侧两营人马人头攒动。眼前的这一队人马不用说就是右手边那个营地里出来的。

“我家大人乃是福建总兵!”郑家下人赶忙上前解决情况,但镇江兵卒不为所动。

“本官乃是福建总兵,只是本官亲卫!”郑芝龙的亲卫都是些倭人,郑芝龙很喜欢这些倭人的死脑筋,很好用,关键时候的人肉沙包。刚刚走的急,几个倭人大呼小叫的,被对方听见了。

“上峰有令,异族武装必须缴械而过!”

郑芝龙亲自上前,也没想到这些兵卒还是不通融,郑芝龙很生气,我有五百人马,就是闯过去又如何?突然心中生出的想法,即使我斩杀了这些兵卒,难道南京便能和我翻脸么?

刚刚这么想,眼前的兵卒却是吹起了尖厉的哨子。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筑汉

筑汉

东方牧云
筑汉简介: 陈平本是繁华都市的一个打工仔,却偶然穿越到秦末,在那个风云诡变的时代,他本不想卷入到尔虞我诈的争斗中,但身不由己,这个洞悉秦汉史的他出现后,历史会因此而改变吗? 重生于乱世,一次次卷入权力斗争的漩涡,看陈平如何齐家、治国、平天下!侠骨柔情、红颜如玉、金戈铁马...... 几度沉浮,几多风流!江山美人,何去何从?
其它 连载 2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