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尽于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阵秋雨一阵凉。

天空不知何时开始,飘起雨丝,细细的,但很凉,有些像春雨的细润,夜里,江水轻轻的拍击江岸,律动之中仿佛天下没有战事,仿佛天下平和安详。

吴三桂的清军大营设在了汉口城外,江面以船队布防巡逻三个时辰一轮换,小心谨慎的吴三桂认为汉口镇里和可能被闯贼做了手脚机关,领兵在外,最重要的便是谨慎,特别是麾下的士卒还是自己安身立命的筹码的时候,更是损失不得。

思虑再三,吴三桂决定准备再组织一次进攻,双线进攻,明着佯攻闯贼,实际主攻方向为救援的明军,就是要和南京的明廷接触,还是要展示下自己的实力,不然日后怎么好谈条件,不是么?

后军军粮虽然不多,但如果和野菜糟糠混着,还能坚持小半个月,既然自军兵力雄厚,现在还有优势,那就在这边战一场又如何?

“升帐,聚将!”吴三桂将将令抛出,让亲卫四处传唤。已经入睡的将领又开始急忙的向中军帐跑去,熟悉这一幕的士卒就知道,来日又是要打仗了。

吴三桂不知道,这次进行的军事行动却是将李闯投降的进程加快了。

第二日。

不顾秋雨的肆虐,由骑军压住阵脚,步卒一股脑的向汉阳的城墙上发动进攻,一波又一波的排击着城墙,东面,数千精卒却隐隐伏在船上,只留一部分老弱做攻城状,只待明军过来救援。

虽然是佯攻,但是李过部却是抵挡不住。

内外高压,缺医少药少装备,最不值钱的就是人命,人人都希望待在后面,特别是后面传来要投降明廷的消息,军心慌乱,很多原本的良家子窃喜,也有老军卒暗自神伤,高层思想还没统一,下面就更加动荡不安,于是,城内战死的人数变成几何级数上升了。

佯攻几乎变成了真的主攻,甚至连吴三桂都接到前面报告,要求一鼓作气攻占汉阳。

吴三桂登上指挥车,远远的向东面望去,隐隐约约的可以看见明军的船只,上面火红色的旗帜有些模糊,但今年三十四岁的吴三桂为之搏杀征战了多年,想要轻易忘却也忘却不了,远远的望去,江面中船只上如林的明军就这么呆着,要说他们没看到岌岌可危的汉阳,吴三桂却是不相信的。

他们在等什么?识破了诱敌之策?不像啊。

吴三桂在苦思,良久,决定在汉阳这边再加一把劲,试探明军到底。

事实上王九道没有管吴军到底是在佯攻还是在真正攻城,和李贤相比,王九道显然不理解为什么要招降李闯部,霍乱天下这么多年,在王九道看来闯贼是死有余辜,但是上命难违,王九道还是向武昌城中再一次派出了使者。

“投降!”

使者带去的就是这两个字。

在东方像李贤这样派出个投降谈判代表团的,还要在过两三百年以后,往前千年一直就是一两个人,身后一支部队,这样的威胁比什么都强,比任何东西诚意都有说服力。

李贤本想用诚意感动对方,可是他没想过这是媚眼抛给瞎子看……

北岸的厮杀嚎叫声愈发的清晰,烈焰无视秋雨的飘洒,燎烈在西北角,高氏又不是瞎子,心急如火焚,一边的顺帝李子敬也是一脸沉重。

汉阳,田见秀匆匆赶到李过面前,禀报西北角已经无法坚守,田见秀已经让残存手下放火烧了那里,但是也阻挡不了多长时间了。

李过已经看到了,面色沉重在狂想对策。

这个时候他也很期盼明军再过来一趟,狠狠的捅向清军后军,最起码是要分担压力啊。情急的时候,是不是救命的绳索都是要抓住的。

高氏的头颅终于点了下来。

趾高气扬的使者带着不可一世的神情而去,不多时传令兵坐着小船驶向长江北岸,明军终于出动,五百甲士将高氏李子敬等上了名单的大人物给带去了船上,武昌升起了明字大旗,又五百甲士在汉阳临江这边登陆,只待城门开启。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筑汉

筑汉

东方牧云
筑汉简介: 陈平本是繁华都市的一个打工仔,却偶然穿越到秦末,在那个风云诡变的时代,他本不想卷入到尔虞我诈的争斗中,但身不由己,这个洞悉秦汉史的他出现后,历史会因此而改变吗? 重生于乱世,一次次卷入权力斗争的漩涡,看陈平如何齐家、治国、平天下!侠骨柔情、红颜如玉、金戈铁马...... 几度沉浮,几多风流!江山美人,何去何从?
其它 连载 2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