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哦?还有这种事情?”

听了小舅子房俊说的事情之后,李元嘉忍不住瞪大了眼睛,一脸的难以置信。

“嘿嘿,当然是真的啊!”

用力的咽下嘴里的红烧肉,房俊嘿嘿一笑道:“我也是从别人嘴里听到的消息,但是可以保证绝对是真的……哈哈,那些突厥人蠢得可笑啊!”

“……呵呵。”

嘴角抽抽了两下,李元嘉干笑着点了点头。

城外的翻车工坊进入正轨,其他的工坊也都转悠了一遍之后,李元嘉就优哉悠哉的回城了。这年头可没有乡下空气比城里好那一说,所以相较之下,他更喜欢自己在胜业坊的这栋豪宅。只不过李元嘉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刚从城外回来就能听到如此惊爆的消息。

这都贞观十三年了,竟然还有人敢夜袭御营?

四月初的时候大唐皇帝李世民幸九成宫,主要目的当然是为了避暑。而四月十一日的那一天夜里,一个叫阿史那结社率的中郎将,竟然带着四十多人叛乱夜犯御营!

没错,四十多个人!

反正刚才听到消息的一瞬间,李元嘉先是一惊,随后便是哭笑不得。

虽然皇帝去九成宫确实是为了避暑,但是别忘了他老人家这一去就是四五个月,除了文武百官之外,肯定要带着大队人马去的,身边不说军队,光是侍卫恐怕都要上千人。区区一个中郎将,私底下找了四十多个人就想夜袭皇帝的御营,这不是扯淡么?

不得不说,突厥人的思维方式真的很奇葩。

先不说四十多个人袭营能不能成功的问题,就算是他们真的成功了,难道还能从无数唐军的包围下冲出去不成?

所以笑过了之后,李元嘉摇了摇头道:“这帮突厥人,明明大唐已经给了他们足够的优待,为何还要反叛?简直是不可理喻!”

对于大唐境内突厥人的待遇,李元嘉还是比较清楚的。

一切的原由,还要从九年前说起。

贞观四年,大唐灭东突厥。当时讨论如何安置归降的突厥人,主要有三种意见,一个就是把他们打散了迁入内地,让他们务农、汉化;一个是保全突厥部落,迁到河套一带,让他们成为大唐抵御北方的屏障;而最后一个则是遣送到黄河以北,时刻警惕。

提出最后一个处理意见的,就是当时的秘书监魏征。

魏征认为突厥人不服教化,不顾恩义,如果迁入内地并且给予优待的话,人口必然会成倍的繁衍,将来会成为大唐的后患。所以他坚持认为应该将突厥人迁移到黄河以北去,不能留在大唐内部。

但是中书令温彦博却说出了“天子之于万物也,天覆地载,有归我者则必养之”之类的话,最终让李世民下定了决心,对突厥人采用了怀柔之策,从幽州至灵州,设置了顺、佑、化、长四州安置归顺的突厥部落,并且让他们保留了游牧的习俗。

不仅如此,李世民还给突厥人提供了非常优厚的待遇,除了广袤的土地之外,还赐给他们大量的财物。与此同时,凡有突厥部落的首领前来归降,大唐政府都把他们封为将军中郎将,以至于最后突厥五品以上的官员就有一百多人,和大唐中枢五品以上官员几乎相等!

在李元嘉看来,这他么的哪里是优待?简直就是当祖宗一样供起来了!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权臣攻略

权臣攻略

踏马的江湖
权臣攻略简介: 太和九年,大周王朝迎来中兴盛世,金陵妩媚,京城雄浑,歌不尽秦淮声,舞不完淮阳曲,生逢盛世,作为一介泯灭众人矣的落魄书生,李兰担心的不是天下大势,而是如何在这第二次人生中活的更精彩。 桂花树下吻佳人,泪洒荒野白骨堆,步步风口浪尖,身后骂名滚滚而来。既然你们都称我为国贼,那我当个风光的权臣又如何!满口仁义道德的忠良们,你们完了!乱世者,必我也!群号:570800436
其它 连载 25万字
从亮剑开始的特种抗战

从亮剑开始的特种抗战

晚年不详捞晨
从亮剑开始的特种抗战简介: 刘毅,原国防大教员,前“龙”特种大队副队长,意外穿越到亮剑世界,从这一刻开始,跟随着李云龙的刘毅,他的出现,让这场全民族的战争又有了怎样的变化!
其它 连载 1万字
明末为匪

明末为匪

飞鱼提督
明末为匪简介: 穿越明末,附身到卫所小卒身上的樊谨言,在战场上险象环生之后,为了填饱肚子,毅然干起了山贼这份光荣而又神圣的职业。 他从没想过要争霸天下,却逼得崇祯含泪签署退位诏书,八旗子弟远走苦寒不毛之地,南洋诸王屈膝臣服,西方诸国混战百年。 他没有给功臣分封过一寸土地,但臣子们的封地却遍布世界每一个角落。 【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其它 完结 7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