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三月二十三,众王之藩。

灞桥边上,柳絮飘飞。

位于长安以东,连接长安东边各地的灞桥,历史还要追溯到春秋时期的秦穆公身上,是中国最古老的石墩桥。而到了前隋开皇三年,在原灞桥以南新建了一座南桥,并且在周围广种柳树。每当早春时节,柳絮飘舞,宛若飞雪,就形成了“灞桥风雪”景观,这就是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

不过灞桥在历史上留下赫赫威名,还是要靠《全唐诗》。

大唐立国之后,在灞桥上设立驿站,凡送别亲人好友东去,一般都要送到灞桥后才分手,并折下桥头柳枝相赠。久而久之,“灞桥折柳赠别”便成了特有的习俗。而对于文人墨客来说,这种伤感的时刻无疑就是他们最好的灵感来源。

《全唐诗》中,直接描写或者提及灞桥的诗作就多达一百一十四首,其中不乏李白、李商隐、刘禹锡和李贺等诗坛大佬……

不过对于李元嘉来说,这些风雅之事完全没有意义。

李元嘉小心翼翼的给弟弟整了整帽子和衣领,弹去了在别人眼中是浪漫、但是在他眼中是烦人的柳絮,然后看了看小家伙那稚嫩的脸蛋,忍不住暗暗叹了口气。

妈个蛋的,太小了!

十四五岁的年纪,就被发配到千里之外的徐州,去担任什么一州之刺史,这要搁在未来还不被人直接给喷死?

但是在这个时代,所有人都是一脸的理所当然,就如同当年李元嘉被送去潞州时一模一样!

这么大点儿的孩子,就算是个天才,又懂得多少?

尤其是对于李元嘉这个穿越者来说,十四五岁也就是初中生的年纪,正是处在叛逆期,需要父母关心和呵护的阶段。李元嘉自己也就罢了,毕竟脑袋里装着的是一个成熟的灵魂,而李灵夔可是真真正正的少年郎,却要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生活,肩膀上还要承担着刺史的重担……

想到这里,李元嘉真是有些心疼。

这便宜弟弟真是乖得很,或许是因为从小和李元嘉一样,被宇文昭仪和宇文士及反复的教育、叮嘱的缘故,平日里行事极为低调,一心扑到了读书、书法和音律上面。而且对于李元嘉这个哥哥来说,他能感觉得到,这个小家伙对自己是真心的依赖、信任,同时充满了亲情……

所以这段时间,李元嘉一直都在给弟弟筹划着他去了潞州之后的生活和其他。

千万不要以为去外地当土皇帝,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情。

这是大唐,不是后来的明清,地方上早就已经发展起来,人口也众多,尤其是江南更是繁华之所,去了当个土皇帝那绝对是让无数人羡慕的事情。而且这年头也不是后来人口鼎盛的天宝年间,刚刚经历了隋末唐初的连年战乱之后,整个国家才千把万人,大多都集中在关中、河洛等地……

地方上有十几万就算是上州,你敢信?

所以用大腿想一下,十几万人分布在一个地级市的地盘里,还是生产力极为低下的贞观年间,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形?

反正潞州那地方李元嘉待了三年,觉得说它是个大镇子都是夸张了。

大唐的精华,就是长安、洛阳,只有这两个超级大城市才是贵族们的天堂。要不然李世民打算分封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为世袭刺史的时候,为什么它们极力反对,甚至说“与流放何异”的话来?

说白了,谁愿意去啊!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权臣攻略

权臣攻略

踏马的江湖
权臣攻略简介: 太和九年,大周王朝迎来中兴盛世,金陵妩媚,京城雄浑,歌不尽秦淮声,舞不完淮阳曲,生逢盛世,作为一介泯灭众人矣的落魄书生,李兰担心的不是天下大势,而是如何在这第二次人生中活的更精彩。 桂花树下吻佳人,泪洒荒野白骨堆,步步风口浪尖,身后骂名滚滚而来。既然你们都称我为国贼,那我当个风光的权臣又如何!满口仁义道德的忠良们,你们完了!乱世者,必我也!群号:570800436
其它 连载 25万字
从亮剑开始的特种抗战

从亮剑开始的特种抗战

晚年不详捞晨
从亮剑开始的特种抗战简介: 刘毅,原国防大教员,前“龙”特种大队副队长,意外穿越到亮剑世界,从这一刻开始,跟随着李云龙的刘毅,他的出现,让这场全民族的战争又有了怎样的变化!
其它 连载 1万字
明末为匪

明末为匪

飞鱼提督
明末为匪简介: 穿越明末,附身到卫所小卒身上的樊谨言,在战场上险象环生之后,为了填饱肚子,毅然干起了山贼这份光荣而又神圣的职业。 他从没想过要争霸天下,却逼得崇祯含泪签署退位诏书,八旗子弟远走苦寒不毛之地,南洋诸王屈膝臣服,西方诸国混战百年。 他没有给功臣分封过一寸土地,但臣子们的封地却遍布世界每一个角落。 【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其它 完结 7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