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忘忧酒馆难忘忧 (第1/2页)
希望在拐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忘忧”小酒馆内。
从工地赶回来的秦昊,在酒馆附近的摊位上,随意买了点吃的,填饱肚子后,便独坐于靠近窗口的一个角落里,安静地喝着酒。
这酒是王林特意为他调制的,度数极低。
虽然喝完之后,身上还是会出现过敏症状,可比起那晚喝白酒,要好上许多。
最少,不用再去医院挂水,忍一忍也就过去了。
说也奇怪,活了三十年都点滴不沾的秦昊,自从与李静分手那晚喝过一次酒后,便像是离不开这杯中之物似的。
每天从工地上回来后,第一件事是吃饭,第二件事就是在王林这里喝酒。
只是酒馆名字虽为“忘忧”,可却不能使人真的忘记烦恼和忧愁。
一切正如王林所说那样,借酒消愁愁更愁。
算算时间,与李静分手已有半个多月了,他仍是没有半点走出来的意思。
常常喝着喝着,就会不由自主的陷入到回忆中去,黯然心伤大半天都回不过神来。
对此,王林着实感觉很无奈。
自己骂也骂过了,劝也劝过了,大道理讲了一箩筐,效果全无。
有时,看到秦昊那颓废的样子,他恨得牙齿直发痒,很想上去暴打对方一顿。
可最后,每次手才抬起,就又硬生生的压住了这种冲动。
不是怕秦昊会还手,也不是担心会打伤他,而是想起自己的过往,他感同身受的下不了手。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
现在的秦昊,不正是当时的自己么?
每每有此感受,对这个世间,王林就有种莫名的愤恨。
既然都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可为什么就没有人愿意给浪子一个真心悔过的机会?
但再往深处想想,王林便又不恨了。
毕竟,自己都四十多了,不谈自己曾经的亲身经历,就说这些年的所见所闻,也不该有此情绪。
这人哪,生来便是受苦的。
从古至今,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试问有谁真正求得圆满过?
临终闭眼时,还不是带着或多或少的遗憾,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
就像诗句里所写的“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一样,那所谓的人定胜天,其实更多的只是世人在渴求不得的情况下,聊以慰藉自己的一种手段罢了。
事实上,冥冥之中,一切都早有定数,真的非人力可以改变。
要不然,为何会那些古代圣贤会经常感叹“世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呢?
而这,与世人不愿给真心回头的浪子一个机会,其实都是殊同道归的。
所以,不管何事,还是顺其自然的好。
如果刻意的去苛求,往往只会适得其反。
……
又有时,看到常来的老顾客中,那些心存烦恼之人,明明都喝得酩酊大醉,呕吐不止了,却还在一个劲的拼命要酒喝,王林也想上前劝阻一番。
一来,是为了对方身体着想。
自己所精心调制的酒,要是适量,倒是可以有助于活血,改善睡眠,但要是故意酗酒,那肯定会伤身。
至于顾客口中什么“酒是粮**,越喝越年轻。”,“酒是粮食做,不喝是罪过。”等等之类的话,那纯属胡扯,根本没有一点科学依据。
二来嘛,不想浪费了自己的一番心血。
当初,自己开了这个小酒馆,并特意取名“忘忧”,店内不管是装修风格,还是其他,处处都透着一股轻松温馨的气氛,目的就是让来此喝酒之人,能够短暂的忘却烦恼,而不是用来借酒浇愁的。
只是还没付诸于行动,那些人往往不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外,就是胡搅蛮缠,冷言相向。
到最后,自己只能做个局外人,看着眼前发生的那一幕幕,强颜欢笑着。
毕竟,天下所有打开门做生意的人,没有谁会希望亏本,多多少少都是想赚点利润。
这利润从哪里来?
无需多问,自然是从顾客消费中所赚取的。
再退一万步讲,这世间开酒馆的又不止自己一家。
远的不说,就是自己酒馆所在的这一条商业街,大大小小的酒馆,已有四五家。
还有一家装潢更上档次,酒水更贵的酒馆,正在加班加点的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