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那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有没有没要投资商的钱就做大了的企业呢?当然有,简直是有的是,但那都是要花上十年二十年的功夫做大的。
投资界讲究的是快进快出,两三年,顶多五年,资本要带着利润撤出来的。当然,越快越好。
对创业者来说呢,资本方的快进快出也能加快创业方尽快实现利润。有的创业者就习惯于做好一个企业,卖了,再做一个企业,再卖。这样的创业者还有个学名,叫“连环创业者”。这个学名也是从英文翻译过来的,意即不断创业的人。
其实在蒋理内心深处,他是同意自己的公司更适合卖掉。上市的可能性太小了,网上支付的江湖早已被超极巨无霸占领了。小的网上支付商只能做一些边边角角的生意。
殷强没再问什么,只是他的两个手下问了一些具体的技术问题。
蒋理看不透殷强的打算,但他有一个优势,那就是他们在同一个园区,投资方很方便盯着他们企业。当然,蒋理也不可能光守着他一个投资商傻等。蒋理下一步的工作也是广撒网。国内的、国外的投资商一起招呼上。
其实投资商也害怕好的企业被别的投资商套走。黄华曾经试过和几个朋友一起投,但后来他否定了这种做法。虽然见过这样投资成功的,但最好的办法仍然是自己投。这就象是合伙的伙伴越多,意见也就越多,民主是民主了,可是不好统一意见。自己一家投的好处在于你说了算。投资商的工作量其实不比创业者的工作量小。通常创业者会有夸大的地方,投资商的任务就是撇掉创业者吹出来的泡沫,看到他的公司的本质。
殷强会投蒋理的公司吗?殷强自己其实也不知道,他需要等。他得观察这家公司一段时间,从侧面了解清楚了蒋理的为人,公司的风格,员工的素质。这些都是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弄清楚的。
蒋理回了办公室,跟李小明通了电话,李小明也没多说什么,&#
;.u&#
;
&#
;
&#
;&#
;他那边已经是深夜了。
蒋理疲惫不堪地脱掉了衬衫,换上了舒适的
恤。蒋理的办公室简直就是个试衣间,他不用回家,应付各种场合的行头他都放在了自己办公室的文件柜里。靠着老板椅,他歇了一会儿,想了想下一步的工作。
投资商现在成了工作的重点。
要是有一本各个投资商的名录就好了,美国就有,还挺全的,蒋理在硅谷一家投资商那里看到过这样的名录。可中国没有,因为太少,还没发表。蒋理又开始怀疑,是真的有,蒋理不知道呢,还是真没有呢?其实是真没有。
蒋理决定让行政经理干这个活儿,挨个儿大学地打电话,问他们的园区都有哪些投资商。
各个创业园看来是对做出一本本园区的入驻企业的名录更感兴趣。华园的创业基地便在柳上青入驻的那几年做出来过一本,当时园区的人还问柳上青要个照片,准备用美女老总的宣传词呢,但立刻被柳上青否了。不能登照片。柳上青认为自己不需要这样大规模地撒网。但蒋理觉得他可得大撒网了。
行政经理的工作效率还可以,很快一下午就拿出了一份相对完整的各园区投资商的名录和联系方式。
发商业计划书这种事还得蒋理亲手做。于是一晚上蒋理没干别的,就是广撒网了。并且每发一份也附带着发给了李小明一份,好让他知道公司都给哪些投资商发了商业计划书了。
第二天天边露出鱼肚白时,蒋理刚做完这份发邮件的工作。投资商就是收到了,也得花时间看一看呀,蒋理决定回家睡觉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