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春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估计她的身份不一般。
当我们翻过丘陵的时候我的猜测得到了证实。山下的河滩上一片灯火通明。用纳兰的一句词形容:“夜深千帐灯。”
“这就是你家?”我俯视着山下一片璀璨的灯火,诧异地问道。
“对啊。我爹是银城刺史耶律淳。”
耶律淳,听名字应该是个王爷。
“这是他的营地。”她说。
“你在营地住吗?”
“我从小就随父王四处征伐,”她抚了抚被山风吹散的秀发,“营地就是我的家。”
这时后面的人马已经赶了上来,女孩有些为难,我看出了她的意思,就让其余人在岭上宿营,我怀抱着柴静同父亲一起跟随那女孩去了耶律淳的大营。
说是“夜深千帐灯”并不夸张。一顶顶白色帐篷整齐的排列着,绵延到十里以外,每个军帐都设有岗哨和侍卫,侍卫们点起的篝火映红了夜空,我们朝中间的一座金色的帐篷走去,这应该是中军帐篷,高可六七丈,宽二十丈,底层用松木做成了金色的城墙,上层是白色的木质圆形大帐篷。整个军中帐恢弘大气,金碧辉煌,城墙上整齐地站着金甲卫兵。
所经之处,所有侍卫都俯首称女孩为“郡主”,看来他爹真是个王爷。
灯火下我才看清耶律郡主的容貌,她大约十六七岁,身材细长,约到我的眉梢,甚至比周慧还略高。并未戴契丹的那种圆顶帽子,而是留着齐齐的刘海,头发轻柔,眼睛清澈,甜甜一笑嘴角处便有酒窝,十分可爱。身穿石榴红窄袖紧身袍,外罩白色貂裘坎肩,腰间挂一支细细的玉笛。除了一对小巧的耳环之外,几乎没戴什么首饰,有一种天然的美。
进入大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威武英俊的中年汉子坐在对面的椅子上,秃顶辩发,略腮胡须,身着紫色宽袍,正襟危坐在虎皮椅子上。
看到我怀抱柴静走进来,大汉警惕地站起身来。
“父王,”那郡主上前拉住大汉的手亲昵地说,“孩儿遇到一位宋朝的公子,他朋友病得厉害需要医治。”
原来这个就是耶律淳,&#
;.
.&#
;&#
;他径直走到我面前打量了一番,又看看在我怀里昏迷的柴静,点点头说:“去请萧先生来!”
一个侍卫应声而去。
接下来是我父亲和耶律淳的一番交谈,得知我们遭受宋朝奸臣的迫害不得已避难契丹的情况后,耶律淳对我们非常欢迎。
原来契丹国虽兵强马壮,但经济文化远远落后于宋朝,对宋朝的文化非常仰慕,对于宋朝逃到契丹的难民也实行优待政策,这是从他们的祖宗耶律阿保机那里继承的传统,两百年前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任用汉人韩延徽制定法律,改革习俗,创造契丹文化,发展农业、商业,才有了契丹的崛起。尊重汉族人才的传统从那时一直延续下来,虽然当今的辽天祚帝荒淫无度,但对于汉族的文化却迷恋的很,他甚至因自己是契丹人而在汉人面前感到自卑。整个契丹民族信奉宋朝传入的佛教,喜欢唐诗宋词和汉人的音乐、服饰,连文字和语言也模仿了汉语言。这就像明治时期的日本对西欧的崇拜。
耶律淳和我父亲交谈的正投机,此时刚才的卫士进来报告萧先生已经请到。
帐外走进一男一女,男的
岁上下,身材匀称,着白色鹤氅,举止潇洒,眼神犀利,气度不凡。女的和我年龄相仿,
岁上下,姿容秀美,但眼神中透着一股傲气。我猜测这两人应是父女关系。我仔细审视着他俩,总觉得在哪里见过,非常熟悉的面容。他两个进门的一刻看到我也很惊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