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林昭笑道:“这都是沈先生功劳!”

“哪里,是前人研究而成,在下只是收集起来,幸得东阳提醒,加以改良,否则宝贝妙法可能真要毁在我手里。”

“东阳查了许久,可有线索?”沈括也是接到圣旨之后,才知道林昭来杭州的真实目的,原来是身负重任,大有深意。

林昭嘿嘿一笑:“二位见笑了,来杭州许久,线索倒是有一些,可都是断断续续的,连贯不起来,没什么大的突破。”

“哦?”苏轼问道:“那杭州私盐贩卖猖獗确有其事?”

“不错,这个可以肯定!”

“那方家村那四十多人,当真是盐枭之间争斗所致?”

林昭摇头道:“这么说,你两位自己相信吗?”

苏轼与沈括相视一笑,纷纷摇摇头,同时神情也凝重了许多。

“杭州的私盐贩卖很猖獗,地方官府在做什么?难道只是疏于监管吗?”林昭一句话说道了点子上,让人心中一震。

“如此,杭州的事情看来是麻烦了很啊!”其实苏轼与沈括都心里有数。

林昭道:“我虽查到一些线索,可根本不连贯,几乎算是毫无头绪。现在两位到了,一切都好说,正面调查可以即刻展开。”

“如此也好!”苏轼道:“我会即刻去杭州府上任,接受此事,及尽快查出方家村被杀案真相。”

“看来两浙路的官声民风都需要好好纠察一番!”沈括轻轻一笑,他这个两浙路访察使可不是吃干饭的。

不过两人有共同意见:“东阳,暗中查访的事情还是交由你来负责,三管齐下,兴许能有所收获。”

至于林昭到底用了什么手段,查到了什么,苏轼与沈括都没有问。他们相信林昭有这个能力,该说的时候他自然会说。

查案三人组就算是成立了,三人有商议一番,便分头行动了。

次日一早苏轼便赶到杭州府衙报到,知州郑獬正在发愁,这个苏子瞻到底怎么回事?年轻有名气就这样轻狂?

圣旨已经下达一个月了,竟然还不上任,说好的昨日到达,又在码头玩了一出金蝉脱壳。他资历深,职位又在苏轼之上,昨日并未去码头迎接,抱怨声却听到了不少。

一人兼两职的日子可是辛苦啊,要是再晚了,看来得向苏子瞻要报酬才是。郑獬扭扭肩膀,活动活动腰骨,官帽上的两只长翅忽闪个不停,有些滑稽。

正在此时,门口有小吏来报:“苏通判到了!”

“谢天谢地,总算是来了!”郑獬兴奋不已,起身站在门口相迎。他以前是做过开封府尹,翰林学士的人物,资历威望甚高,礼节上不必纡尊降贵。

果然片刻之后,苏通判便很客气地前来拜会郑知州,他们在汴京相互认识,见面气氛很好。

按照北宋的建制,&#

;.

&#

;&#

;.&#

;某种程度上通判有监视知州意思,是有天然冲突的。若是关系处理不好,彼此之间不和谐也时常有之。

不过郑獬对苏轼并没有多少“敌意”,他本人自立甚高,并不担心苏轼对威胁到他。苏轼的名气摆在那里,加之都是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保守人士,有共同语言,因此很是客气。

苏轼恭敬道:“途中多有耽搁,以至于误了许久,还请郑知州见谅。”

“哪里,子瞻不必介怀,来了就好!”郑獬全然没了当之前的恼怒,很是客气,旋即话锋一转道:“不过事务积压了不少,只怕子瞻有的忙了!”

“应该的,轼会立即着手处理的。”苏轼自然义不容辞。

郑獬暗中长出一口气,方家村私盐贩子被杀一案一直毫无头绪,他正苦恼。现在好了,一股脑全扔给苏轼,轻松了许多。

两人一番交谈没过多久,便有人来报:“余杭郡王送上请柬,六月初六在西湖设宴,邀请杭州官员、士绅欢宴纳凉。同时给苏通判接风洗尘!”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太医

太医

佛花
太医简介: [无线征文悬赏令]一枚神秘扳指,戴上它能增加握手之人的好感度。于是,孟逸飞戴着它穿越了。 武德二年,李渊才在长安建都不到两年,政通人和,百废待兴。突厥才立了处罗可汗,时刻觊觎着初唐疆土。王世充洛阳称帝,与长安遥相对峙。窦建德大败唐军,依突厥而兴起兵。 作为一名名医之后的他,还没有反应过来这个天大的玩笑,怎奈王侯将相已开始招待有加。 开国之初,百废待兴。他一个小小庶民,又如何从医工做起
其它 完结 154万字
美食与特工

美食与特工

红色间谍
美食与特工简介:
其它 连载 16万字
洪武年那些事儿

洪武年那些事儿

方紫晴
洪武年那些事儿简介: 洪武初年,天下初定,但帝都金陵却是暗流汹涌。 郭桓贪腐,定妃刺驾,胡蓝之狱,潭王之谜……一个个惊天大案的背后,都活跃着锦衣卫的身影。 飞鱼服、绣春刀……风光无限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请看今晚的《洪武年那些事儿》!每晚8:00准时更新,方紫晴与您相约探秘之旅。
其它 连载 12万字
我的谍战生涯

我的谍战生涯

电芯来也
我的谍战生涯简介: 在这个时局动荡,战火纷飞的年代,人一旦做出选择,则永远不能回头,要么死,要么一直往前。 就像过了河的卒子,既过河,则永不回头,至死方休
其它 连载 441万字
晚唐浮生

晚唐浮生

孤独麦客
晚唐浮生简介: 乾符以来,天下丧乱。西至关内,东极青齐,南出江淮,北至卫滑,鱼烂鸟散,人烟断绝,荆榛蔽野。 正如时人描述:“荒村墓鸟树,空屋野花篱。儿童啮草根,倚桑空羸羸。” 这样一个混乱、血腥、黑暗的年代,放任其延续下去,毫无疑问就是对人民的犯罪。
其它 连载 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