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懒的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窗外,风雪正急。
李员外的心却比那风还要急。
房里忽然传出哇哇的婴儿啼哭声,“生了,生了,恭喜老爷,夫人生了个大胖小子。”,李员外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既而高兴的手舞足蹈。
李员外不顾一切冲进产房,看着疲累的妻子,再看看产婆手中抱着的孩子,一时竟无语凝咽,“琴儿,你怎么样?”李员外看着满脸倦容的妻子,又是心疼,又是欢喜。
李员外的妻子名叫王素琴,李员外少时屡试不中,家业衰败,但妻子始终不离不弃,后来发迹,也多赖妻子照拂,因此夫妻关系和睦,李员外一向以“琴儿”相称。
王素琴没有答话,只是点了点头,似乎连说话的力气也无。
产婆将孩子抱给李员外,说道:“老爷,母子平安,你看小少爷多可爱。”
李员外接过孩子,满心激动,脸上如带褶的包子,全是笑容。打开包裹着孩子的毛毯,看到孩子胯间的“小蚯蚓”,心中不禁祷告:“列祖列宗在上,李家终于有后了!”
“吩咐下去,今天少爷出生,府里每人赏一两银子。”
管家福伯马上把消息传给下人,在这个年代,一两银子的数目可不小了,大宋物价很低,一两银子可以供一个四口之家一年所需了,也就算是李家这样的豪富之家可以拿出来赏赐下人。
福伯也很高兴,李家多年无后,让这个年迈的老管家甚是心焦,福伯年纪比李员外父亲的年纪还要大,是老太爷年轻时的玩伴,几十年来对李家忠心耿耿,李员外就是福伯看着长大的,在他看来,李家就是自己的家。
李员外名为李天宝,取物华天宝之意,李家是方圆几十里内的大家族,祖上曾出过了不起的大人物,这位大人物曾经做过“知府”,不要惊讶,在万恶的封建社会,能做知县就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更不提做知府了。
总之,在这位大人物的英明领导下,李家成了远近出名的“大家族”,之后的事情无非就是当官捞钱,有钱了就买地,然后再挣钱,再买地,经过数代李家人的奋斗,大地主就产生了,后世子孙只要不是二百五,只靠收租子就能保证衣食无忧了,要知道,在李家村有四分之一的土地都归李家所有。(互动:封建王朝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根源是什么?)
其实,这个数字在李员外继承家业之前还要大,甚至一度达到了二分之一,主要原因是李员外年轻时参加了一项叫做“科举”的活动。
李家不会忘记自己是怎么发家的,所以每一代李家的子孙都会读书,以求进身之阶,不过,似乎从那位大人物之后,李家的官运也用光了,后世子孙在政治上再无建树,到李天宝这一代也是如此,十年寒窗苦读却毫无建树,为了资助李员外读书,家业也逐渐萧条,甚至一度困顿,等到李员外年近四十,终于绝了科考的念头,专心经营自家生意,俗话说的好:“人挪活,树挪死”,别看李员外读书不行,经商却是一把好手,不过几年,李家再度辉煌,成了远近闻名的豪富之家。
虽然是巨富之家,但李家一直人丁不旺,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如此大的家业无人继承,一直是李员外的心中之痛。
李员外
岁娶妻,夫妻关系甚好,看了不少大夫,甚至从京城清来名医,多方诊治也无效果,李夫人是个知书达理的人,多次劝丈夫纳妾好延续香火,李员外初时不从,但苦于压力,终于纳了几房小妾,可无论李员外怎么努力,还是没有效果,眼看李员外已年近五十,便绝了求子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