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沧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三国世界呆的时间越长,刘封就越发现,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有些偏颇。

以前他认为这里的人就会吃牛,武将动不动就请战,谋士动不动就献上一计,办成一件大事儿。

时间久了才发现,许多时候,他们还真的不是故意吹牛,而是都有一种迷之自信。

自己有了什么想法就说出来,想干什么就去干,似乎没有谦虚就是美德的观念。

整个社会风气似乎都是这样,你说自己有本事,别人就拿你当有本事的人看待。

你说自己没本事,别人就以为你真的没本事。没人会去特别考虑你是不是在谦虚。

或许是距离战国和秦代的时间还短,三国的人还颇有一股战国时代人的阳刚之气,不像宋、明以后那样,人们都崇尚内敛,变得猥琐、谦卑甚至阴柔起来。

自从汉武帝打败匈奴时候,周边的少数民族部落虽然还时常侵扰汉地,但是,只要大汉一出兵,基本上就会地吊打那些家伙。

即使是现在大汉处于乱世,对于那些周边部落,也保持了绝对优势。曹操前两年出兵北征乌桓、鲜卑,就是一例。

刘封看准了出征沃沮一事,所以也就不再犹豫,自己高调出面,争取这个机会。

“太白,军机大事,不可戏言。你真的有意出兵平定沃沮”?

王烈又重复了一遍自己的意思,其实他也是在激刘封。

“自然如此,只要三千兵卒便可”。

“三千步卒也非小数,除去东西两边用兵,一时之间难以筹集”。

王伦还是对刘封没有信心。

“江东不是有现成的三千兵马吗?只要将他们交给我,定为辽东扫平南沃沮”。

“太白此计甚妙,主公,我看可以一试。便是不能一举扫除,也可牵制南沃沮。一是不让他们增援高句丽,二是牵制他们,不会趁我辽东空虚,前来犯境”。

王烈的说法,其实很有道理。连公孙康都没有反驳,开始认真考虑这个建议。

“江东兵马不能全都给你,我给你一半,孙尚香和徐夫人可以率领一千五百人归你。甘宁率另外一千五百人,随我出征高句丽。”

“此外拨给你一千步卒,另外的人马,就由你自行招募”。

这个公孙康,简直是老奸巨猾。

甘宁足智多谋,是一员大将,随他前去,既能发挥战力,又能把那一千五百人做为人质。

有了这一千五百人在手,孙尚香这边就要投鼠忌器,不能抽机会逃回江东。

他给我的一千人,还可以顺便监视孙尚香这些人,随时把他们握在手里。

我自己招募兵马,这是叫我自己也出点儿血,我花了钱,就得认认真真地打仗,不会糊弄他,否则我就是血本无归。

这账叫他算的,怎么弄他都不亏。

这个龟孙子,你不是公孙康,纯粹是龟孙康。

不过也好,我可以趁机名正言顺地招募自己的兵马。仅从这一点看,这一仗就很值得。

“若是丰侥幸取胜,战利品如何处置”?

“太白,你还要战利品?等你获胜了再说吧”。

王伦的态度虽然缓和了。但仍然不认为刘封能够成功。

“哈哈哈,太白难道还真的想获胜?我对你期望不高,只要能把南沃沮牵制住,不犯我辽东,不去增援高句丽便可”。

“至于战利品,按照惯例,是要上交一些,然后归你。不过,这一回就看在幼安先生和彦方先生的面子上,全都归你”。

龟孙康,这个时候了,你还不忘送个空人情。

“此外,你若真能获胜,还可把田庄周边的一百二十亩地给你”。

“明公如此爽快,丰恭敬不如从命”。

“太白多久能为我平定沃沮人”?

“明公征讨高句丽要多久”?

“半年”。

“明公凯旋之日,便是我平定沃沮之时”。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晋末多少事

晋末多少事

然籇
晋末多少事简介: 严肃版: 末晋时节,烽火漫天。杜陵杜氏庶子杜英学成下山,正逢桓温北伐,天下局势风起云涌、动荡不休。 试问晋末多少事,安能都付笑谈中? 简略版: “师兄助我!”“夫人助我!”“小舅子助我!” 剧透版: 那年淝水,杜英拍了拍谢玄的肩膀:“看到对面你家叔父了么,上吧!” 已有完本老书《倾宋》《权倾南北》,信誉保证,稳定更新,绝不太监
其它 连载 703万字
调教李唐

调教李唐

夏武昌
调教李唐简介: 重生到武德九年,眼见着距离玄武门之变还有三天,主角如何保命呢?????????? 李二,长孙无忌,魏征,房玄龄,杜如晦,孙思邈,武媚娘,某王志来了。 新书需要收藏和点击,推荐票,多多支持 工地开工了,每天工作辛苦,码字时间有限,只能两更了,但请看在每天辛苦的份上,给个收藏,推荐和会员点击,感觉爽的,给个打赏也是欢迎之至的。 书中有些人物不是初唐的,历史上能查到,但这不是错误,而是
其它 完结 1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