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闻道武陵春又迟 (第1/2页)
武陵春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闻道武陵春又迟,桐花初落发青枝。
林梢一抹烟如黛,可有凤凰枝上期?
也许永远都不可能再找到那个风景秀丽的武陵了。去年我去了一趟常德,因为常德是武陵的故址,但所见的无非是林立的摩天楼和人山人海的风景区,记忆中那个家家梧桐树,处处桃花林的武陵早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或许武陵本来就充满了扑朔迷离的色彩,就像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描写的那样,“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看来一旦从那里出来,再想回去就不可能了。
我之所以怀念武陵,并非因为它的美景和传说中的世外桃源,我怀念它,是因为那里曾有一个人,确切地说是曾有一个冰雪可爱的女子在等待着我,或许现在她还在那里等着,但我无论怎样寻找也是徒劳,因为我与那个武陵的距离不是空间上的距离,而是时间上的距离。
我所说的是八百九十年前的武陵,北宋宣和年间的武陵。是的,我去过那个武陵,在那桃花流水鳜鱼肥的青山绿水间,有一个可爱的女子,不管我曾经怎么辜负过她,她都承诺不离不弃,尽管我根本配不上她。
你可能说我是在吹牛。随你怎么说,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秘密,并不需要都说出来,所以我不想做什么无意义的争辩,我只是想重新梳理一下这段难忘的经历,以寻求一个重新回去的突破口。
事情起源于十六岁那年,我得的一场怪病。那病来的很突然,母亲带着我辗转多家医院都无法确诊,能卖的东西都卖了,家里已经到了砸锅卖铁的地步,只剩下一件破烂的铜箱子。我不能理解为什么单单留着那口铜箱子,在我的追问下,我母亲流着泪说出了一个秘密。
她说,我是被她捡来的。
她年轻时做过环卫工人,在一个垃圾箱里她发现了这口铜箱子,我就躺在里面,里面除了我之外还有一把宝剑,一本名为《北宋伏魔录》的残卷和一张仕女图。
我当时还是个月娃,我母亲看我病得厉害,就把我抱回家里,含辛茹苦把我养到十六岁,为此她一直单身未嫁,还谎称我父亲英年早逝。
当我知道这秘密的时候,我的确是无法接受。但冷静下来以后也就接受了这个事实,而后我开始追问自己到底是谁,为什么来到这里,那口铜箱子到底有什么玄机。
我当时只有去询问那个箱子里面的东西。一把利剑,浑身泛着红光,一张仕女图,已经泛黄,面目模糊不清,只有那本半半拉拉的《北宋伏魔录》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瘦金体。
我当时只有十六岁,文言文也不太懂,但大致可以理解个七八层。那残卷的作者名叫郭云州,和我同名同姓,出生于北宋元佑二年,应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