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 秋水逍遥真面目 (第1/2页)
武陵春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跟随老者往虚空之境走去,在一块岩石边老者停了下来,岩石上堆积着一捆一捆的竹简,摞在一起约有一人之高,老者在竹简中仔细翻找,从中取出三个竹简,第一部是《驯兽诀》。
老者将《驯兽诀》交到我手中道:“这一部乃是先秦驯兽名家公冶长的著作,公冶长乃是春秋时齐国人,为孔子门徒,善听禽鸟之语言,通悉百兽之心性,若习得这本《驯兽诀》,寻找世间有灵性的鸟兽加以祭炼,必将炼出珍禽异兽。”
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我想。前日在古堡中曾得到一面神奇的镜子,在镜子中可以窥视鸟类飞行中所看到的一切景物,当时因为找不到可以通灵的神鸟所以这面镜子一直排不上什么用场,而今得到这本《驯兽诀》,正好可以寻找有灵性的鸟类加以祭炼,这样就等于拥有了生产无人侦察机的技术了。
随后老者拿出另外两个竹简,道:“这两部书就是我刚才所说的仙界的稀世珍宝。”
我接过书一看,一本是《逍遥游》,另一本是《秋水》,都是庄子的著作,庄子的《秋水》和《逍遥游》我穿越前就已经熟记在胸,只是阐述了一些道家的哲学思想,并不是什么仙界的秘籍啊。
老者似乎看出了我疑惑的神情,抚髯笑道:“庄夫子所作《秋水》与《逍遥游》凡流传于世的皆为外家所作,也就是他的学生所写的,其实真正由庄夫子所写的《秋水》与《逍遥游》并未流传于世,庄子与其师老子均为道家至圣,老子深邃,庄子旷达,老子厚拙,庄子空灵,老子重质,庄子重文,老子木讷,庄子潇洒,老子专于哲思,庄子精于辞采,故而老子《道德经》乃是世间修仙悟道之终极秘诀,只可惜《道德经》一书已经残缺,所留于后世的都是修道之内容,修仙的章节均已不传,而庄子的著作虽多,但大多为外家所做,真正内家的著作并未流于后世。这两部书与世上流传的《秋水》、《逍遥游》截然不同,此为内家所著,乃修仙的珍贵秘诀。”
“这么说,老庄乃是仙而非道了?”我说。
“道乃是仙的前身,世间修仙者,皆从修道始,悟道而后成仙。老庄乃道家鼻祖,老子成仙而为太上老君,庄子悟道而为太乙天尊,故而真正的老庄著作多为修仙之作,流于后世的道家学说都只是他们的皮毛论述而已。庄子既悟道,化羽成仙,游于江湖之间,至渤海乃作《秋水篇》,至北海,见鲲鹏于北海之上,乃作《逍遥游》。”
“这么说,庄子曾到过这个北海,也就是贝加尔湖,而北冥之鱼实乃北海之鱼。”
我不禁感慨,原来自己读了那么多遍的《逍遥游》也不过是庄子学生的作品,真正内家著作竟然在这里呢。
老者继续说:“庄子写下这两部著作之后,将这两部书沉于北海仙石之下的虚无空间里,随即悟道成仙,南游荆楚。
老夫
年前修道,遭天劫而落北海,有缘入此仙洞,谨遵神谕而在此等候转世苍龙,无意间得到这两部仙书,也曾修习,但苦于缺少仙缘,始终未能参透,只知道这两部书均为修炼之秘籍,无需使用任何兵刃,若参透其中玄妙,则可以长生、变化无所不能,只不过《逍遥游》大气磅礴,适合男子修炼,而《秋水篇》则适合女子修习。”
我打开竹简,翻看《逍遥游》里的内容,第一篇就有几行篆文小字:
仙人道士非有神,
积精累气以为真。
黄童妙音难可闻,
玉书绛简赤丹文。
字曰真人巾金巾,
负甲持符开七门。
火兵符图备灵关,
前昂后卑高下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