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伊莎贝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何况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俄国整体上仍然是个落后的封建农业国,又不是尼德兰那样的富裕国家/地区,要是没有保守派的声音,本身就不正常。
……
“沙皇陛下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我们当然没什么意见。”戈洛夫金公爵平静地在早已拟好的宣言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陛下……我为帝国立过功,我为皇室流过血——您不要如此绝情啊……”多尔戈鲁基公爵颤抖着签字,涕泪纵横。
这样的表现差异,是完全合理的。
多尔戈鲁基公爵是个没什么根基和深谋远虑的年轻公爵,他的势力大大增强主要是因为对沙皇的影响力,这意味着如果沙皇出手,他绝对是死得最惨。
戈洛夫金公爵作为保守派的领头人物和年迈长者,要将他如何碎尸万段对沙皇也没好处,多半还是会给予他一个体面的结局。
安娜一世给出的答案是——多尔戈鲁基,车裂极刑;戈洛夫金,吸收入内阁(给保守派留点脸),当年病逝。
不过安娜一世和彼得二世情况又不一样,安娜一世是被钦定当沙皇的在国内没有基础的库尔兰女公爵,她政变是为了废除当初的限制了沙皇绝大部分实权的协议,而彼得二世就是“自清君侧”的情况。所以这些人大部分不能留用,&#
;所以彼得准备的力量也更强,毕竟撕点更严重了。
如果只有几百人,没准真会有某些脑子不清醒的家伙想玩殊死一搏,可惜在场近卫军有两千多人,冰冷的刺刀和燧发枪打消了所有人异动的勇气。
随着保守派大臣们一个个垂头丧气地认命,这场政变宣告以彼得二世沙皇的全面胜利而告终。
这些人该怎么处置呢?
“嗯……参照缅希科夫的处理方法,软禁起来吧!过一段时间,经过审查,该车裂的就车裂,轻一点的流放西伯利亚,有些继续软禁,要是心情好可能还释放一些人。就这样吧!”
还是不要先动刀子,先软禁起来再说,等局势完全稳定下来,再视情况处置。
彼得二世下了命令,“就送我们的大臣阁下们去他们该去的地方吧!不要动粗……”
那位可怜的未婚妻暂时被安置到克里姆林宫的一座塔楼,彼得肯定要解除婚约的,给她个好一点的结局吧,就不用像多尔戈鲁基公爵一样车裂而死了。
“奥斯特尔曼伯爵,该发布公告了,嗯,通知各位大臣都来克里姆林宫吧!”
改革派的大臣差不多都没来,参与串联的人显然是不可能来,而枢密院此前长期把持朝政,并不打算让改革派的残余力量,那些“缅希科夫的余党”,来接近沙皇陛下。
当大家来到克里姆林宫时,才惊觉一切已经完全变天了。年轻的沙皇陛下已经真正坐稳了皇帝的宝座。而那些声名赫赫的保守派枢密院大佬早已成了被软禁的囚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