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不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孙翊设宴,为贺齐庆功。

在宴会上,孙翊主动向周瑜敬酒,表示当初接过指挥权只是将计就计,想诱曹仁下山,在平地交战,如今形势有变,自然要将指挥权奉还,依旧由周瑜指挥全局。

周瑜很尴尬,却不能不接。祖郎阵亡,贺齐擅行其事,他麾下的两个大将先后出事,当然不能由孙翊来承担责任。他如果拒绝,就不是谦虚,而是推诿。

况且他也需要一场真正的胜利来证明挽回尊严。

贺齐如坐针毡。

周瑜如此被动,他的责任甚至比祖郎还要大。祖郎还可以说是失误,他却是刻意为之。

就在宴会上,周瑜与孙翊商量战术。

蜀军水师溃败,辎重营被毁,曹仁坚守方山的可能性不复存在,他要么投降,要么突围。如果是投降也就罢了,如果曹仁选择突围,那麻烦还真不小。

粗略估计一下,曹仁还有两三万人,万一拼命,吴军的伤亡不会小。

周瑜提议,暂时撤出战场,缓解一下形势,以免曹仁铤而走险。具体而言,就是将战线后撤,包括水师在内,全部撤到十里以外,保持对方山的监视,然后派人劝降。

到了这一步,曹仁也没什么谈判的资本,投降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就算曹仁不肯,其他人也未必愿意拼命。只说投降只能保命,总比战死好。

孙翊和诸葛亮没说什么,赞同周瑜的建议。

孙翊是希望曹仁投降的——不管怎么说,曹仁毕竟是曹英的从叔——但他不能主动提出,尤其是祖郎战死之后。之所以将指挥权交还给周瑜,就是周瑜出面劝降比他更合适。

果然,贺齐及祖郎旧部虽然遗憾于不能击杀曹仁,却没有正当的理由反对,只能默认。

他们只能寄希望曹仁不肯投降。

——

次日一早,吴军各部后撤,就连贺齐都放弃了方山南麓的阵地,退到方山西麓,扼守蜀军西撤之路。

霍峻被提升为偏将军,统领祖郎旧部。

樱岭一战,祖郎被曹仁突袭中军而亡,但他的部下损失却非常有限,甚至杀伤还远远超过伤亡。只是大将阵亡,再多的功劳都没有意义,各营中郎将、校尉们也只能捏着鼻子认怂,接受霍峻的指挥。

周瑜利用缴获的战船组建了水师,亲自指挥,沿江巡逻,不给曹仁撤退的机会。

孙翊率部驻守在方山北麓,与山上的蜀军大营遥遥相望。

周瑜没有立刻派人劝降。按照惯例,各营都会有三到五天的口粮。即使辎重营毁了,也不会立刻断粮。等蜀军吃完这些口粮再谈,会更容易一些。

两天后,马岱率三千骑兵赶到方山。他奉孙尚香之命赶来增援,半路上又接到了天子诏书,加快速度赶来,却因为绕道江州,补充给养,还是慢了一步。

周瑜很惋惜,觉得这就是命。如果马岱早到几天,祖郎也不至于阵亡。

周瑜命马岱率领骑兵赶到方山之下,来回奔驰了两圈。

三千西凉精锐骑兵,其中还包括三百甲骑,不用打,仅是看着就让人胆寒。方山上的蜀军鸦雀无声,士气低落到了极点。曹仁两次建功都是利用骑兵的优势,如今不仅没有优势,还要面对吴军的甲骑,就算是再自信的人也没底气说话了。

又过了一夜,邓芝奉命上山劝降。

——

孟达奉命来到前军大营,与邓芝见面。

两人在山坡上相见,两侧大营中的蜀军将士隔着营栅看着他们,没有人说话,眼神呆滞中带着绝望。

通报了姓名,孟达露出一丝笑容。“原来是邓军谋,久仰久仰。”

邓芝笑着还礼。“幸会,幸会。恕在下孤陋寡闻,听孟将军口音,不是益州人?”

孟达哈哈一笑。他知道邓芝是故意的。他随于禁在交阯与太史慈、甘宁作战一年多,吴军军报中不可能不提他的名字。邓芝身为周瑜身边的军谋,自然是知道的。

“军谋见识高明,我是关中人,不是益州人。”

“哪里的?”

“扶风。”孟达犹豫了片刻,又道:“郿县。”

邓芝故作惊讶。“你与法正同郡?”

“是。”孟达脸上的笑容有些不太自然。孟氏虽是郿县大族,名声却不怎么好。他的父亲孟佗虽然做过凉州刺史,却因依附阉竖张让,颇为乡里不齿。

邓芝点点头。“将军老家还有人吗?关中已定,将军可以返乡与亲人团聚,祭扫祖茔了。”

孟达脸上的笑容渐渐散去,眼神变得凌厉起来。邓芝的意思很明白,谈判是不存在的,投降了也只能免死而已。他虽然清楚蜀军的状况,也希望能降,但让他一无所有的离开,他自然不愿意,就算是装,也要装出三分狠意,多少讨点好处。

孟达盯着邓芝看了片刻,幽幽说道:“周大都督未免太自信了吧。我军虽然小受挫折,却还有精锐三万余人。奋力一搏,纵不能胜,突围还是有把握的。”

“那你们在等什么呢?”邓芝反问道。“如果是等你们的援兵,恐怕不会有了。如果是等我们的援兵,我们的援兵已经来了。”

“你……”孟达赫然变色,怒气隐然,手按上了腰间的刀柄。

邓芝也不理他,怡然自得的打量着四周。方山虽不算雄伟,景色却甚是不错,尤其是居高临下,一江如带,山水相映,自有几分野趣。

孟达深吸了几口气,慢慢松开了刀柄,强笑道:“既然如此,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还请邓军谋下山,告诉周大都督,我等……”

邓芝突然回头,打量着孟达。“孟将军听说过荀文若吗?”

孟达一怔,好容易鼓起勇气的狠话硬生生咽了回去。他点点头。“荀令君曾主政关中,自然认识。不仅认识,还曾有一面之缘。”

“是这样啊,那就更好了。”邓芝笑道:“荀文若如今还在关中。他好举荐人才,孟将军如果能回关中,不妨到他门前自荐,或许可以做一贼曹、亭长。将来积功升迁,或随安西大都督,或随左都护,未尝没有封侯拜将的机会。”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抗联薪火传

抗联薪火传

老哲
抗联薪火传简介: 是谁在漫漫寒夜中点燃了一枚火种,在十四年间虽然有时大火燎天有时只是火星点点,可是火种未断永远相传! 是哪支部队以四万没有支援没有补给的武装在白山黑水间与几十万日本侵略者缠斗,最后只剩下区区几百人? 有一种精神叫不屈,有一支队伍叫抗联! 别人都叫他雷小六,他从十六岁加入抗联,当抗战胜利他已人到中年,可是已经没有人知道管他叫雷小六了,因为知道这个名字的人都已魂系白山黑水间。 抗战老
其它 完结 629万字
北朝汉月

北朝汉月

元祀
北朝汉月简介: 为什么要写北魏,因为我自己有一个观点:南朝承汉晋,北魏开隋唐。而按照西方史观,大汉与大唐,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帝国和第二帝国。 就连北魏末年攻下洛阳的陈庆之,逃回南方之后,也感慨于北方人文之盛,说“吾始以为大江以北皆戎狄之乡,比至洛阳,乃知衣冠人物尽在中原,非江东所及也”,而当时,北方屡遭大乱,南方的梁朝正处于南朝四代中的文化极盛时期。 我觉得,这样一个朝代,是值得尊敬的。尤其是孝
其它 连载 71万字
烽火江山情

烽火江山情

斯莫龙
烽火江山情简介: 一场意外,让周廷琰重生在了民国,这一年也是中原大战时期,这场大战也彻底的改变了他本想安逸的过着少爷的生活。 本书以真实人物与战争场地为背景改编,讲述抗战的十四年内,发生在皖南一带的故事。
其它 完结 21万字
从士兵突击开始的最强兵王

从士兵突击开始的最强兵王

风口上的珠
从士兵突击开始的最强兵王简介: 李源穿越到影视融合世界,以军艺退校生的身份前往702装甲步兵团报道。 别人都是在操场上挥撒汗水才能慢慢成长,李源只需要写写歌,当一名文化搬运工就能变强。 高城:“钢七连是702装甲步兵团王牌连队,请到我们钢七连来吧!” 李源:“你有什么能教我的吗?不去。” 袁郞:“老A是真正的王牌特种部队,能进入老A的全都是真正的兵王,到我们老A来吧。” 李源:“你们那么弱还叫兵
其它 连载 8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