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尽于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乌尔泰是名满人。

今年六十多了,当年还是叶赫部玉树临风的小贝勒,自从满洲被老酋长**哈赤统一,侥幸躲过一死之后,他就被发配到极北之地,这个叫做海参崴的渔村。

一晃三五十年过去了,乌尔泰都不记得当年家乡的模样了。

这里每天都是大雪在覆盖,不是鹅毛大雪便是小雪飘飘,自从被发配到这里,家乡就变成为乌尔泰脑海中的一个遥远的回忆。

当年的恋人都成为了老酋家中什么侄子的侧福晋,这是三十年前自家的旧人带来的信息,也让乌尔泰绝了念想。

这几十年,知道的都是建州部东征西讨之下不断的胜利,前两年,建州还过来征兵,说是准备入关。

乌尔泰很不放心,记忆中,南边的老大的帝国虽然虚弱但是仍然不是建州部可以染指的对象。一个辽镇将军李成梁便可以打的他们哭爹喊娘的存在,然而盛京过来的信使告诉了他,南边内乱,他们的皇帝崇祯在北京煤山上上吊了,这是满洲再次复兴的绝好时机!至不济,也要在南边抢上一把才好。

犹豫了一会,乌尔泰交出了自己的两个儿子。

这是发配到这边才有的两个儿子,阿大家的还有一个七岁的孙子,不能让孙子也在这个苦寒之地熬下去,这个是乌尔泰心中的愿望,为下一代成长能够有个好的环境,旧仇不报也罢了吧。

乌尔泰家出师不利,一个儿子在山海关之战中死了,另一个还好,跟随多尔衮作战,官至领佐。这个当上了领佐的二儿子不时的将从关内抢到的财富寄点给自己的老爹,时不时的还寄回家信,事实上也正是由于这个叶赫船传家认识汉字的缘故,乌尔泰二儿子才能被多尔衮挑中。

由时不时的家信中,乌尔泰知道了南朝内乱之后变得虚弱不堪,各地闻风投降,扎堆投降,乌尔泰并不知道这是李闯在占领北京后仍然代表着农民阶级在追索地主官僚才导致的这一现象,他觉得这真的可能是天命所归,虽然他并不喜欢爱新觉罗家,但是他内心里的一丝民族自豪感的萌芽也让他觉得心旷神怡。

信到去年还都是好事,最多便是抱怨兵力不足的问题,这是以小族临大国必然会有的问题,乌尔泰的小孙子稚语中念书信的时候乌尔泰只是笑了笑,不以为意。

哪知信的内容在下半年便急转直下,说是豫亲王多铎在扬州遭遇了大败,还不止一场。

再后来好一阵子,二儿子没有了信回来,让乌尔泰心中有些不好的预兆,还好还好,四个月,整整四个月之后,二儿子被送了回来,腿瘸了,一只胳膊也没了,右肩膀到左下腹部一道骇人的刀口已经愈合结痂。

二儿子带回来一件黄马褂,挂在门口,抵消了小孙子被强拉走充军的命运。

看着在门口凿冰,对这个世界仍然一无所知的孙子,乌尔泰悄然叹了一口气,递给了自己躺在床上的儿子一个酒壶,自己也拿了一个,大喝了一口。

“阿玛,明人缓过神来了,几次打仗都失败了,摄政王决定聚兵保有北京一代,其他地方都不要了!”

“保得了么?”

“唉!”咕噜一大口烈酒入喉咙,二儿子左鲁道,“直到去年,我还以为大清可以夺得天下,坐稳江山,但现在……我看……我看悬了……”

“你的伤是怎么回事?”

“在南朝卫辉城下受的伤……不提了!”儿子似乎不愿意回忆当时,乌尔泰也就没有勉强。

“作为女真人,我们尽到了本分,这就行了!!”

“南朝颁布了杀胡令,说是我们满人的头颅每个值一两银子……百信就都发了疯……”

“我们家是女真,叶赫女真。不是他爱新觉罗家的满洲人!”乌尔泰一顿,恶狠狠的说了一句便走开了。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晋末多少事

晋末多少事

然籇
晋末多少事简介: 严肃版: 末晋时节,烽火漫天。杜陵杜氏庶子杜英学成下山,正逢桓温北伐,天下局势风起云涌、动荡不休。 试问晋末多少事,安能都付笑谈中? 简略版: “师兄助我!”“夫人助我!”“小舅子助我!” 剧透版: 那年淝水,杜英拍了拍谢玄的肩膀:“看到对面你家叔父了么,上吧!” 已有完本老书《倾宋》《权倾南北》,信誉保证,稳定更新,绝不太监
其它 连载 703万字
调教李唐

调教李唐

夏武昌
调教李唐简介: 重生到武德九年,眼见着距离玄武门之变还有三天,主角如何保命呢?????????? 李二,长孙无忌,魏征,房玄龄,杜如晦,孙思邈,武媚娘,某王志来了。 新书需要收藏和点击,推荐票,多多支持 工地开工了,每天工作辛苦,码字时间有限,只能两更了,但请看在每天辛苦的份上,给个收藏,推荐和会员点击,感觉爽的,给个打赏也是欢迎之至的。 书中有些人物不是初唐的,历史上能查到,但这不是错误,而是
其它 完结 1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