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冰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二日,沈清夕对大太太提起此事,大太太想了半晌,拍着额头道:&
;当日下小定时,我和你二婶光顾着和各家命妇说你和照棠的婚事了,红贴收了后我就叫我徐妈妈先给收着了,这记性,竟是忘了给你,幸好现在还有十几日的时间,也还来得及。&
;说罢连声吩咐徐妈妈去找,心里懊恼不已,怎么把这茬给忘了?险些坏了大事。
&
;好在照棠心细,不然岂不闹了笑话。&
;大太太自责道。
沈清夕接过徐妈妈递上来的红贴,安慰大太太,&
;母亲整日里事情太多,女儿现在也不能为母亲分忧,反而要母亲操劳,心里已经很过意不去了,母亲切勿自责。&
;
一旁的徐妈妈劝道:&
;是啊,太太,咱们国公府上一年之内两位少爷娶亲、三位姑娘出嫁,虽说有二太太、大奶奶、二奶奶帮衬着,但到底太太主持着府中中馈,还是您操心最多,最受劳累,您看您现在都瘦了许多。&
;
那倒是,沈家兄妹年龄之间相差较小,婚期又都接近,本来操办完沈清妙的婚事,大太太是可以好好休息一段时间的,偏偏她的婚期又提前了,婚姻大事规矩礼节甚多,连她听周嬷嬷讲解都觉得头疼,何况是大太太这个操办之人。
大太太笑着摇头,&
;我自己的身子我自己清楚,哪里有你说的那样严重,他们兄妹的婚事是大事,我虽然累了些,可却是真的开心。&
;
&
;母亲为我们操心这样多,可千万要爱惜自己的身子,女儿开个补气养身的方子来,母亲先用着调养调养身体。&
;沈清夕说做就做。立刻让徐妈妈拿笔墨纸砚来。
大太太欣慰的拍拍她的手,又想起顾照棠的红帖这事来。疑惑地问:&
;照棠怎么会知道我忘了给你红贴了?昨儿个还特特地带在身上。&
;
沈清夕也有些纳闷,是啊,顾照棠怎么会知道?&
;这我也不知道,等有时间了女儿再问问他吧。&
;心里打定主意等成亲了记得问问他,他们成亲在即。按照习俗,现下到婚礼那日是不能见面的。
没几日,沈家的亲戚都相约来给沈清夕添妆,沈清歌虽不在京都。她的添妆礼却早早备下,让李颍川遣人送了进来,沈清妙、沈清芳、沈清玥还有平日里和沈清夕交好的世家姑娘以及沈氏家族旁支的一些女孩子。都齐齐聚在沈清夕的屋子里。
说是添妆,除了亲戚间给的礼重了些,还有就是慎亲王侧妃王氏给的礼最为醒目,王氏是真心的疼她,除了金银首饰外。还给了她在京都郊外的一处温泉庄子。
其余她们这些小姑娘间,不过是赠送礼物表达对姐妹的祝福罢了,送的多是些首饰或摆设,沈清夕命周嬷嬷收拾妥当,并让梦灵登记造册。自己则陪着来添妆的姑娘在屋里说话,其他的夫人则由大太太、二太太们在外头厅上招待。
&
;我记得勤郡王府的云冉县主跟巧夕县主挺熟的。怎么今日她没来?&
;一个约有十三四岁,身子娇小,面容有些微微苍白的少女问道。
沈清夕记得她是礼部尚书家的姑娘孙良儿,沈清夕之前帮她看过病,她身体不太好,很少出门,问出这话来应该不是有心的,她应该不知道她和赵云冉之间的过节。
还未等她答话,旁边就有人小声说了句:&
;云冉县主啊,只怕是来不了,太后不是为她和庆亲王世子定了亲吗?听说她闹着不嫁,在家里闹绝食自杀呢。&
;语气中有着隐隐的幸灾乐祸和丝丝的妒忌。
沈清夕微微皱眉,抬眼看去,却是长乐候家的一位庶出六姑娘,她们并不是很熟,只是卫国公府和长乐候家有来往,这位六姑娘今日是跟着长乐候夫人来的,长乐候府目前只有她一个最小的姑娘还没嫁人,长乐候夫人要出门自然要带上她。
她的话立刻在人群中引起一阵骚动,大家都开始小声的议论起来,有人又问:&
;她为何不嫁啊?难道庆亲王世子&
;&
;&
;&
;&
;
长乐候府和勤郡王府有姻亲关系,六姑娘自然是可以随着长乐候夫人出入勤郡王府的,所以很多人的眼光都转向六姑娘。
六姑娘享受着这种众人注目的感觉,还故意左右看了看,压低了声音微微带了些气愤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