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廪米够不够父子俩生活的问题。 (第1/2页)
三戒大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引用读者问:“才看第一章,说是县学发的禀米,一月有
斗,还不够父子
个吃,以至要换
斗都最差的籼米.
斗是多少斤?我知道
斗是
升,也见过量米的“升子”,年纪大点出生在农村的朋友应该见过,
升米大约
市斤.按这样的换算,
斗米估计离
斤不远了.他们父子肚皮真大!!我看过的是温饱生活嘛!”
~~~~~~~~~~~~~~~~~~~~~~~~~~~~~~~~
这回和尚真没错。因为和尚老家也是农村的,而且写这书之前和尚查阅了十几份文献资料。
先讲两个典故。一个是古代恶霸地主有‘大斗进、小斗出’的坏点子,就是钻了那个年代对大宗物件不称重量,而是直接以容积计算的空子。
另一个便是台湾,直到七十年代,买米才按重量称,之前买米都是用斗计量,量器装米抹平就
,连称重都不用,以方便论,那是相当方便的。
问题便来了,古代在大宗交易时,原来是以容积计量的,而我们现在说的公斤也好,市斤也罢,可都是重量单位啊。
中学物理老师告诉我们,这两个单位显然不能简单的换算。
事实上,古代的石和斗可以用作两种计量单位,一为容积的单位,一为重量的单位。显然用于量米时的单位是容积单位而非重量单位,所以并不存在明一石(容积)和现在的重量单位的直接换算。
现在就要搞明白,明一石到底等于现在的多少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