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待渡亭里,原月回想着自己那个时空里,在这里来来往往的名人们:

“潮落夜将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的张祜;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的白居易;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陆游;

……

张若虚在这里咏过春江的花月夜,李白送别过友人,鉴真在此东渡。

辛弃疾在对面的北固亭遥望着瓜州,“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有人说,京杭大运河悠悠流经扬州和镇江中间的时候,忽然打了一个漂亮的结,这便是瓜州。

在南宋北宋交替的这一段时光,也是中国历史中一个难以解开的结。只是这个结并不漂亮,还时时让人隐隐作痛。

这些痛在诗词里,在心头上,在南来北往的行船上。

在原月那个时代,在过往瓜州的

年里,那些痛渐渐淡开了,古渡口也少有行船,只有着森森的古树还在记着他们。

还记着穿越之前的日子,王安石由于《泊船瓜州》被选为瓜州的形象大使,成为路经瓜州最有名的代表。

那时曾两度为相的王安石在江宁(金陵)为官时,过江去看朋友。

青衣布帽的他,安静地坐在待渡亭里,眼望着波涛翻滚的浩浩长江,诗情涌上心头:“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相比张祜的惆怅和白居易的感伤,王安石经过瓜州的时候简直有些洋洋得意了。

他当然有着得意的资本。

此时北宋建立

多年,北宋整个国家冗官、冗兵、冗费,国家不堪开销;征收大量税赋,百姓负担严重,农民起义自北宋建立就没有消失;官僚、世家大量兼并土地,农民没有土地;北方和西北少数民族威胁,岁贡加大对百姓的征敛。

王安石满怀热情,设计了一套自认很好的蓝图,充实国库,整备军务,他得到了宋神宗的全力支持。

那是公元

年的春天,据他第一次罢相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宋神宗就召唤他回开封,继续主持他的变法大业。

五十四岁的王安石从江宁出发,顺流而下,很快就已到了瓜州的地界。

他立在江边,望着头顶的一轮圆月,还有那并不遥远的家乡,那郁郁葱葱的江岸,夜风吹动他的衣衫,也将他的心情吹得格外清爽。

他在心里默默盘算着他的那些政敌们的境遇:恩师欧阳修已经去世三年了,当年反对自己变法的两位老宰相韩琦和富弼都已告老还乡,半仕半隐,曾经最好的朋友司马光被自己逼的去东都洛阳写他的《资治通鉴》去了,而总和自己扎刺儿的那个苏东坡,此时正在贫瘠不堪的密州做他的太守,带着他的一群手下“老夫聊发少年狂”地狩猎呢……

想到这一切,王安石的嘴角微微上扬,他又一遍狠狠地凝视了眼前的风景,长吐一口气,唱出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转身回舱睡觉去了。

当然有关“绿”还是“过”,他反复推敲了很久,最终洋洋自得地确定“绿”字更佳。

真不知他的诸多变法有没有经历这样反复的推敲,竟顶着那么多人的反对踽踽独行。

这一夜,王安石所做的一定是大业已成,衣锦还乡的美梦。

人们常常戏谑梦是反的,这一点恐怕在王安石到达开封后不久也体会到了。

变法依然推行得步履维艰,最糟糕的是,在自己复相仅仅四个月的时候,开封的上空出现了彗星(扫把星),这种不吉利的天象,让神宗皇帝惶恐不已,人们趁机把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王安石。于是,王安石又“下课”了。

瓜州,是回归故里的必经之路,不知道再次站在岸边的他,面对一江逝水,想起当初自己所作的那首小诗,心里是个什么滋味。

回到江宁的王安石,浑浑噩噩,没过几年,就病倒在床了。

病卧床榻的他,听着一条条坏消息接踵而来,凝聚自己半生心血的变法事业被反对党们暴土扬灰,支离破碎。

心灰意冷的他,比这个危厦将倾的朝廷更早的亡故了……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秦之战记

秦之战记

步兵长
秦之战记简介: 主角穿越到类似中国古代的世界, 灵魂附体到草原某部落汗位继承人身上。 PS: 1、大多数历史类小说都是以中原王朝为视角写的,这本书想换个口味,以草原部落的角度来写。 2、所以这本书里会出现很多大家不喜欢看到的情节,请不要对号入座。 3、作者汉族,半个爱国者,没有什么不健康的思想。这只是一本小说,不要随便联想。作者的屁股没有坐歪,立场也很坚定。 4、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不想看到类似剧
其它 连载 8万字
宰执天下

宰执天下

cuslaa
宰执天下简介: 宰者宰相,执者执政。 上辅君王,下安黎庶,群臣避道,礼绝百僚,是为宰相。 佐政事,定国策,副署诏令,为宰相之亚,是为执政。 因为一场空难,贺方一迈千年,回到了传说中‘积贫积弱’同时又‘富庶远超汉唐’的北宋。一个贫寒的家庭,一场因贪婪带来的灾难,为了能保住自己小小的幸福,新生的韩冈开始了向上迈进的脚步。 这一走,就再也无法停留。逐渐的,他走到了他所能达到的最高峰。在诸多闪耀在史书中
其它 连载 1078万字
远征欧洲

远征欧洲

鲇鱼头
远征欧洲简介: 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激战正酣,欧洲遍地战火,人丁凋零,北洋政府向欧洲派出14万劳工,秦致远适时加入其中,成立华人部队,加入法国外籍军团,在付出惨痛代价后,随协约国集团获得胜利,之后又在巴黎和会上改变了北洋政府身为战胜国一无所获反而丧权辱国的窘境,就在秦致远为中国人赢得荣耀的时候,他发现他和他的部队已经无家可归……“天下之大,既然没有我们的容身之处,我们就要用自己的刀和剑赢得
其它 连载 42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