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堂里,年近五旬的县尊刘大人正襟危坐,穿着补雀的玄色官服,头戴乌纱,还留着不长的美髯,背景是俗套的山水朝阳图,所谓的:山正、水清、日明,即“清正廉明”,这与头顶上方所悬匾额“明镜高悬”可谓异曲同工,意即告诉百姓本知县办案公正、廉明。“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这正是身为一任知县所应有的品格和气度。

此时的县尊大人手持惊堂木,正欲拍下。旁边落座的师爷,正在不断地书写着。两边的衙役各四人,手持着杀威棒,面色冷峻。中间还跪着两个小民,一人拿着布,一人拿袋米,大概堂下太安静了,两人战战兢兢地,不准备告了,想着熄讼走人。

可县衙是什么地方,哪里是小孩子过家家,想来就来,想走就走,那不成了玩笑!只听“啪!”地一声惊堂木响,两边衙役配合着口称“威武!”那个拿着布匹的小民眼看着腿软起不来了。

感觉两人已经差不多了,刘县尊清了清嗓子,很是温和地说着:“王二,所告何事?”接下来,王二巴拉巴拉地说起了两人布匹换粮的事,旁边的李四不断地补充着。原来,两人约定好了兑换价格,五尺布换三斗米,可是王二的这块布正好六尺,按约定换的米要超过三三斗半。这下子两人犯愁了,李四说你就卖给我五尺布,我给你三升米多好计算;可王二不愿意啊,你说给你了五尺布,我剩下的一尺怎么卖啊!李四也犯愁,六尺布我该给多少米啊,哪里量的出啊!

原月都听得头疼,这古代县令真可怜,还要管这种鸡毛蒜皮的事情,不过看两人的样子,被堂前这么一吓,只要相差不大,很容易就能裁决好了:杀威棒这种道具着实地好用呀!

果真,只见县尊大手一挥,惊堂木拍下,“王二,你是不是一定要整块布出售?”

“是的,大人,这个布不像米啊,剩一点就不好卖了。”

“好了,只会答是与不是,别说那么多废话!”县尊清了下嗓子,“李四,你一定要买五尺布,还是六尺布也可以,只是这个多少粮食不好分?”

“小人可以买六尺布,就是这该多少粮食呀,还有我如何分给他?”

听到此处,只见县令大人,指挥着王二把布拿出来,刘大人当场拿出签令开始丈量,&#

;&#

;u

hu.反复三次,刚好六尺。接着又让李四把米拿过来,直接把签令都倒了出来,拿着签筒开始称米,一边称一边说着:“签令长一尺,王二布匹六尺正好;签筒装满为一斗,五尺布换三斗米,合一尺布

.

斗米,也就是十分之六米,六尺布总计

.

斗米。王二,拿着空袋子,装米。”

很快,县尊装平了三签筒的米,接下来第四桶在侧面上找着格子,不断地倒进倒出,终于使其内里的米装了十分之六格。

王二和李四,想着父母官总不会坑了自己,何况刚才县尊说的好像很有道理,再说还有旁观的人么。于是两人很配合地签字画押,“米,王二带走,布归李四!”

就这样两人口称着青天大老爷,高高兴兴走下大堂。

这时的县尊大人已经看到堂下等候的原月一行人,“县里的琐事,请不要见笑。”

刘县尊很好说话,不过听闻昨天夜话的原月可不是这么认为的:他是要有求于我,所以才对我解释,或许他觉得我可能不止是富贵家的公子罢。呵呵,真实身份没揭穿之前,一切需以礼相待才是。

原月不禁露出惊奇的目光:原来大堂里的签令签筒还有着如此用处!看来当初负责县衙装备配置的人,真是有心啊,知道原来县令的日常工作竟然多是这种家长里短。

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你说差一点又怎么了,至于闹到公堂么?

这是否说明他平易近人,为民作主?否则,如果原告吃五百,被告吃一千,那这个县衙准没人告状了,难道不是么?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晋末多少事

晋末多少事

然籇
晋末多少事简介: 严肃版: 末晋时节,烽火漫天。杜陵杜氏庶子杜英学成下山,正逢桓温北伐,天下局势风起云涌、动荡不休。 试问晋末多少事,安能都付笑谈中? 简略版: “师兄助我!”“夫人助我!”“小舅子助我!” 剧透版: 那年淝水,杜英拍了拍谢玄的肩膀:“看到对面你家叔父了么,上吧!” 已有完本老书《倾宋》《权倾南北》,信誉保证,稳定更新,绝不太监
其它 连载 703万字
调教李唐

调教李唐

夏武昌
调教李唐简介: 重生到武德九年,眼见着距离玄武门之变还有三天,主角如何保命呢?????????? 李二,长孙无忌,魏征,房玄龄,杜如晦,孙思邈,武媚娘,某王志来了。 新书需要收藏和点击,推荐票,多多支持 工地开工了,每天工作辛苦,码字时间有限,只能两更了,但请看在每天辛苦的份上,给个收藏,推荐和会员点击,感觉爽的,给个打赏也是欢迎之至的。 书中有些人物不是初唐的,历史上能查到,但这不是错误,而是
其它 完结 1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