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打老虎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那吾皇万岁的声音不绝于耳,成千上万人一道高呼出来,声震九天。.|

.|网||

可是……

朱佑阮呆住了。

他当然喜欢这四个字,可是这个节骨眼,突然有人喊出这种话来,让他顿时无言以对。

杨廷和更是吓得魂不附体,万岁是一个专属名词,除了皇帝之外,谁敢当万岁?可是现在百姓们突然大吼,而且声势这么大,你应当然不是,躲也不是,就算躲了,其他人会怎么想?

这是很严重的政治问题,摄政王的身份本来就敏感,正是因为这敏感又尴尬的身份,突然冒出这万岁之声,就更让人可疑了。

此前的时候,朱佑阮就要求提高自己的待遇,要求进出大明门,要求住在东宫,他提出这个要求,自然是希望这种种的特权来提高自己的地位,增加自己的威信,区分自己与藩王之间的区别。

可是换个角度,他提出种种的要求,又何尝不宣示了自己带着非分之想,虽然大家都知道,大明朝的摄政王和东宫太子也相差不了太多,摄政个一两年,若是皇帝还没有回京,那么就应当顺理成章的登基了。可问题是,摄政王就是摄政王,当不起这个万岁。

更严重的是,有人大呼万岁,就难免会有人想,如此多的百姓高呼万岁,到底是是导演的?

是谁已经不重要,但是可以确认,天下人都认定了是朱佑阮的授意。

去东宫住是你朱佑阮提出来的。

进出大明门也是你这家伙提出来的。

现在这些人喊万岁,不是你偷偷授意还能有谁?

这皇帝还只是下落不明,太后还在宫里坐着呢,让你以藩王身份入京摄政,已经给了你天大的面子,可是还没进宫,你就得寸进尺,就想要做皇帝了。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朱佑阮反应不过来。目瞪口呆看向杨廷和。

杨廷和也反应不过来,目瞪口呆看向朱佑阮。

良久,杨廷和终于反应过来,道:“殿下,我们中计了,快。快。殿下应当立即下令,立即下令驱散这些无知百姓!”

朱佑阮面无人色,道:“还来得及吗?”

……………………………………………………………………………………………………………………………………………………

坤宁宫。

张太后今日清早便已经醒来,盛装之后,尽是雍容。

今日要接见摄政王,自然要提早做好准备,可是左等右等,却总是没有摄政王的消息,都说摄政王入京了。可是为何还没有来。

其实从本心上,张太后未必希望朱佑阮入京摄政,人都有私心,摄政王入京,摄的是谁的政,虽说儿子没回来。可是张太后并不希望有人替代自己的儿子。

儿子就是儿子,纵然百官不喜,纵然许多人说朱厚照是昏君,可依旧是自己的骨肉。

不过事急从权,张太后不是不懂这个道理,摄政王既然已经请来了,当然要以礼相待。那朱佑阮提出了种种的要求,张太后也都肯做出退步,她只是期望,一切能够顺利。

只是一直等了一个多时辰。仍旧一点消息都没有,张太后就有些不高兴了,立即叫了个太监来,问话道:“为何摄政王还没有来?”

这太监是太后身边的人,他嘿嘿一笑,道:“来倒是来了,只是御马监那边不肯让他们进。”

张太后皱起眉,道:“御马监怎么这么不懂规矩,哀家原以为谷大用是个挺聪明的人,怎么这么糊涂?”

这太监回答道:“御马监那边说,摄政王带了许多骁骑营的官兵开路,他们不敢开门。”

官兵……

张太后眼眸眯了起来。

按理说摄政王带些护卫,那也没什么,张太后漫不经心的问:“带了多少?”

“有数千之多。骁骑营应当是倾巢而出了!”这太监老老实实的回答,不过他回答的模棱两可。

张太后脸色绷紧了,数千之多,这就不同寻常了,她冷冷一笑道:“摄政王这是想做什么?谷大用做得对,先不必急着开门,以防生变。”

这太监又道:“奴婢还听说,摄政王这一次来,文武百官都做了随扈,便是内阁的两个学士,也在身边差遣,声势当真不小。”

张太后更是不喜。

其实这就是说话的艺术,如果说文武百官都是去迎接摄政王,这不会引起张太后的反感,因为迎接二字,就说明百官是主,摄政王是客,百官代表太后,代表皇帝去迎接摄政王,道理上说得通,也没什么反感的地方。

可是这太监却是说随扈差遣,就全然不同了,内阁大臣是什么人都可以充作随扈在旁差遣的吗?这摄政王想做什么,那些百官又想做什么?

张太后的脸色冷若寒霜,冷冷笑道:“好啊,真是人走茶凉,皇帝还没死呢。”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抗联薪火传

抗联薪火传

老哲
抗联薪火传简介: 是谁在漫漫寒夜中点燃了一枚火种,在十四年间虽然有时大火燎天有时只是火星点点,可是火种未断永远相传! 是哪支部队以四万没有支援没有补给的武装在白山黑水间与几十万日本侵略者缠斗,最后只剩下区区几百人? 有一种精神叫不屈,有一支队伍叫抗联! 别人都叫他雷小六,他从十六岁加入抗联,当抗战胜利他已人到中年,可是已经没有人知道管他叫雷小六了,因为知道这个名字的人都已魂系白山黑水间。 抗战老
其它 完结 629万字
北朝汉月

北朝汉月

元祀
北朝汉月简介: 为什么要写北魏,因为我自己有一个观点:南朝承汉晋,北魏开隋唐。而按照西方史观,大汉与大唐,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帝国和第二帝国。 就连北魏末年攻下洛阳的陈庆之,逃回南方之后,也感慨于北方人文之盛,说“吾始以为大江以北皆戎狄之乡,比至洛阳,乃知衣冠人物尽在中原,非江东所及也”,而当时,北方屡遭大乱,南方的梁朝正处于南朝四代中的文化极盛时期。 我觉得,这样一个朝代,是值得尊敬的。尤其是孝
其它 连载 71万字
烽火江山情

烽火江山情

斯莫龙
烽火江山情简介: 一场意外,让周廷琰重生在了民国,这一年也是中原大战时期,这场大战也彻底的改变了他本想安逸的过着少爷的生活。 本书以真实人物与战争场地为背景改编,讲述抗战的十四年内,发生在皖南一带的故事。
其它 完结 21万字
从士兵突击开始的最强兵王

从士兵突击开始的最强兵王

风口上的珠
从士兵突击开始的最强兵王简介: 李源穿越到影视融合世界,以军艺退校生的身份前往702装甲步兵团报道。 别人都是在操场上挥撒汗水才能慢慢成长,李源只需要写写歌,当一名文化搬运工就能变强。 高城:“钢七连是702装甲步兵团王牌连队,请到我们钢七连来吧!” 李源:“你有什么能教我的吗?不去。” 袁郞:“老A是真正的王牌特种部队,能进入老A的全都是真正的兵王,到我们老A来吧。” 李源:“你们那么弱还叫兵
其它 连载 8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