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五章 旧事 (第1/2页)
张舍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往事
大殿里,供台上的神像正襟危坐,鲜衣轩昂。
以前这里是天王殿,供奉的是弥勒佛和四大天王,背面还有一尊韦陀天佛像。
现在物非人亦非。
对于眼前的道家神仙老和尚只瞄了几眼,看多了虽然不会伤感,也不会使人更愉悦些。旁边墙上的壁画引起了他的兴趣。走几步,仰头看墙面上彩绘的《老子骑青牛西出函谷关》,由于采用了连环画模式,将前因后果一幅幅画出来,有很强的阅读趣味性。
老和尚专心致志地边看边思索,一幅画往往要看许久,恐怕再照着描一副,也用不了这么长时间了。
众道士尝到了这和尚的厉害,连方丈丘小乙都不是对手,更遑论他们。
这些壁画,他们早就看过无数遍,也对无数人讲过。那时的他们都和现在不一样……那时他们在那些乡巴佬香客面前趾高气昂,口若悬河。
此时他们就像一群乖孙子,一个个大气不敢出,鸦雀无声地跟在后面。
他们不敢造次。
终于,在众人的煎熬中,老和尚看完了所有的壁画。这才点点头问道:“这些画画的不错,不知道出自哪位方家手笔?”
丘小乙此时才得了说话的机会,连忙趋前一步道:“回大师的话,这是重金请的齐青云画的,齐先生是东平府的丹青名家。画好后,我等粗鄙,看不出好在哪里,都觉得花了冤枉钱,有些不值。如今听大师这么一说,看来还是值的。大师眼光不俗,一下就看出这画出自名家之手。看来好东西还得懂的人看才行。”
丘小乙拍马屁拍的啪啪直响。
这辈子见多了这样前倨后恭之辈,老和尚不以为意地瞥了他一眼,转身从大殿后门走了出去。
青牛宝殿后是三清殿。两座大殿中间的院子还是原来的布局,水缸,石桌,树木,一如往昔。
老和尚边走边道:“这启明寺是老衲幼年时活命的地方。那时启明寺很小,只有天王殿和大雄宝殿两座正殿……记得那时学武,一直是师兄代师授艺,师兄功夫很好,人也好。后面的柏树林很大,每天鸡一叫,我就跟着师兄在柏树林里练武。那时想的就是练好武术,看护好寺庙。一直觉得学武很辛苦,现在再回想,其实也没那么辛苦。少年嘛,总是矫情一些……后来,大了些,师兄已经没有可以教授我的了,师傅一封手书,推荐我去嵩山进学。一直以为等学成了,就能回来和师兄一起保护师傅,看护寺院。谁知这一走,就是几十年,再也没有回来过。甚至后来云游天下,看遍三千世界,也没从这里经过……一别经年,再回首,物非人非。山门还是那座山门,只是名字变了。天王殿还是原来的砖瓦墙柱,只是内里的东西都换了。再也回不去了……嗯,这棵树,我曾从上面掉下来过,刚做和尚时,很淘气,那次眼角磕了个疤,流了很多的血,真是佛祖保佑,只差一点点就伤到眼睛了……“
老和尚一边走着,一边慢慢感叹着,回忆着。说的断断续续,语气平和,但话语中隐含的悲凉让人心凉——尤其让这些直接霸占摧毁了启明寺的道士们忐忑不安。
做贼总有心虚的时候,特别是面对一个无法战胜的苦主时。
众道士猜不透老和尚到底什么意思,不敢接腔,更不敢催促。理亏是次要,关键是打不过。
好在出了三清殿后,老和尚终于施恩,只留那些被他打伤的道士陪着他,让其余人各自散去了。
太阳西斜,时近黄昏。山间更显清幽。
山北的柏树林里,错落着几十座浮屠。大都残破不堪,塔表上鸟粪层叠。有的更成为了野兽的家园。
在一座塌了一半的浮屠前,老和尚情绪有些低沉,干瘦的手掌从塔面拂过,那些积累多年的鸟粪纷纷脱落,和尚又用衣袖擦拭一番,久久不语。似乎在默念着经文。
柏树林里一片寂静,春风轻抚,鸟雀呼晴。
良久,老和尚道:“这里葬着的是大师傅,师傅说,大师傅他活过很多人的命,是有大功德的……就算这些得道大师不会计较身后名身后事,也不应该这般落拓恓惶。尔等也是向道修行中人,当明白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道理。理当照拂一下这里。启明寺成了青牛宫,兴衰轮回,自有其理,我也不与你们多计较。你们且依我一件事,我自会离去,不扰尔等问道修行。“
不怕提要求,就怕无欲无求。
总算听到一句感兴趣的话,方丈丘小乙连忙道:“大师请讲。贫道以身家性命担保,只要能做到,绝不含糊。”
“不是什么难事,暂且借住几日,待我将这些浮屠清理干净后,你安排人手,隔断时间照看一下,清扫一番,莫要太过埋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