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哎!”关隘之害,战国时的大弊政。观战人们谁个不知?齐声长叹。

“我曾从陈城到邯郸。路遇一家,祖代三辈人,没有走出过方圆十里。”荀子的心情很沉重,道:“原委何在?因为他家所在之地为关隘重重包围。若是走出十里之地,就要缴纳多如牛毛的赋税。”

战国时代,不仅仅是商人行商要缴赋,就是过路也要缴赋,而且还很沉重。这极大的阻碍了国人出行。

“祖辈三代仅能在方圆十里内生存,这是一个圈,圈养了三代人!”荀子的声调转高,很是气愤,大声道:“关隘之废,刻不容缓!”

“哎!”一声长叹,出自观战人们之口,他们心情沉重,没有叫好喝采。

关隘之害如此沉重。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果断的下令摧毁这些关隘,这应该是很得民心的仁政了。然而,到了后人嘴里,这又是秦始皇残暴的铁证。很让人无语。

荀子、公孙龙子、乐毅和廉颇四人对视一眼,相互点头,荀子道:“敢问异人公子,如何盘整河山?”

这个问题其实可以不必问了。因为黄石公他们已经认输,秦异人提出的主张远非他人所能及。他完全可以成为第一名士了。

不过,这是给秦异人的机会,让他再度阐述自己的主张。

秦异人当然不会错失这一机会,道:“自周室取天下,到如今已逾八百载。八百载,山河巨变,沧海可变桑田,高岸可为谷,深谷可为陵,今日之势早已非八百载前所能比,盘整河山已成当务之急。一山之上,关隘无数,难有畅通之路;一河之上,堤坝无数,拦河截流,不放水,或是导向他处为害,此等事,多不胜数。”

战国时代,损人利己的事儿多如牛毛,一条江,一条河,都可以为害。就拿洛阳的东周公和西周公来说,两公之地不过数十里,却是争斗不休。东周公欲要种稻,而地处上游的西周公筑坝不放水,这是当时风传天下的笑柄。

这还是轻的,还有更严重的,筑坝为的就是害你,魏国就是其中的典型。孟子当面指责这一事件的始作俑者,魏国丞相白圭:“子过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以四海为壑。今子以邻国为壑,水逆行,谓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

一句话,战国时代,争斗无处不在,不仅仅在战场上斗得你死我活,哪怕是一山一水都能斗得异常激烈,为害无穷,盘整河山已是刻不容缓了。

“好!采!”又是一片惊天的喝采声,.&#

;

&#

;&#

;s

&#

;人们打从心里认可秦异人的说法。

“异人公子之言让人茅塞顿开,如同醍醐灌顶,然,七大战国力征,战乱不息,如何达到一之道?一之于德,还是一之于力?”乐毅眼中透着睿智的光芒。

这话的意思就是用力,还是用德来统一,这也是当时争论的一个话题。

“当然是一之于德了。”秦异人昂昂而言。

“一之于德?”荀子、公孙龙子、乐毅和廉颇微微摇头,一脸的惋惜。

因为“一之于德”是一种迂腐的说法,为人不屑一顾。

这是儒生的主张,公孙丑和万章冷笑道:“还不是拾我们儒家牙慧?”

“本公子所言之德,非儒家所说的圣人之德,圣人之行,而是民心。”秦异人的声调转高,道:“民心便是德!得民心,便是聚德!得民心者,得天下,若有人不愿一统,便可以德制暴,一统天下!”

以民心为德,这种说法新鲜,却是很有道理,谁也不能否认,就连公孙丑和万章也是张大了嘴巴,无话可说。

“好!采!”震天价的喝采声响起,良久难绝。

“谁是天下第一名士,不消我多说了吧?”荀子笑着扫视人群。

“异人公子!”一片惊天的吼声响起。

“与犹未尽,即点下回,现章未续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大明武宗之正德风云

大明武宗之正德风云

煜煜吃鱼鱼
大明武宗之正德风云简介: 我是正德小迷弟,我为正德洗洗地。朱寿大将军驾到,尔等速来见驾。一个明武宗开疆拓土的故事,带你认识不一样的朱厚照。
其它 完结 109万字
逆流伐清

逆流伐清

样样稀松
逆流伐清简介: 胡风南渡尽草偃,忠肝义胆王入滇。何惧转战千里路,只手欲擎半壁天。 穿越者朱永兴来到了风云飘摇的南明末世,在史书上所说清廷席卷天下大势已定的情形下,他的目光却越过了数百年的阻隔,深邃而沉痛。他看到的是禁海迁界、闭关锁国、焚书篡史、禁闭思想、愚昧落后、暴虐残忍…… 他已经别无选择,即便是逆流万里,千难万难,他也要去无悔奋斗。既是为反抗暴政、延续华夏,也是为免百多年后国人不忍卒读的屈辱
其它 连载 24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