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埂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二四九回私宴
眼看天启六年即将过去。李彦也变得更加忙碌,有很多想法,过去只能在辽南一隅之地推行、尝试,受到条件和环境的限制,所能造成的影响,毕竟有限。
如今大权在握,虽然还要受到很多限制,却可以尝试做更多的事情,其影响也并非辽南一隅所能够比的。
修路、治河、屯垦、整编军队、发展工商业、兴办书院和报社,这些实务,都在李彦的亲自过问下,呈现出不同以往的局面,或热热闹闹,或悄无声息地纷纷兴起,虽说眼下都还很稚嫩,却像播下的种子,已然生根发芽,只要小心呵护,创造良好的环境,定然能够茁壮成长,从而改变华夏的面貌。以及另外一个时空里,曾经经历过的历史。
朝野内外,虽然还是有很多不和谐的声音,也有很多的阻力,但是在一些务实官员的支持下,很多事情还是能够顺利展开,李彦也用不同的方式,逐步展开自己的新政蓝图。
京城内外的一些动向,通过整编后的锦衣卫南北镇抚司,源源不断地汇集到李彦这里,有些苗头,让他非常担心。
眼看着就要过年,李彦就邀请在京的复辽系核心成员,王国兴、包有才、夏熙、刘文炳、宋钟国、石柱国等人一起吃饭:“除夕、春节,大家怕是都会有自己的事情,咱们也就趁着这个时候聚一聚,辽东回来以后,这样的机会倒是越来越少了。”
其实就算在辽东的时候,大家能够坐到一起的机会也非常少,不过大家似乎都能听明白李彦话里的意思,笑着附和,说些吉利的拜年话。
年前随着京营、京卫的整编逐步完成,这些新建营陆续开往山海关、广宁。而从辽西前后抽调五个营的老兵,充实京师的防卫。春节过后的两三个月里,辽东天寒地冻,也不宜动兵,正好借助这个机会,进行重新部署,以便在春夏时候,在辽东用兵。
除了北直隶一带的京营、京卫,军中整编比较快的还是登莱、山东的卫所旗兵,那边由辽南直接派人过去接手,因为之前就有所渗透,现在有内阁、兵部、五军都督府的号令,进行起来要比京城这里还要顺利。
如果将天下看作棋盘,棋局的中心无疑就是京师这边,而北直隶、辽东、山东这些地方,又是关键之中的关键。
李彦手上能用的棋子就那么多,既要加强京师这边的力量,又不能削弱辽东,还要以辽东为核心,辐射周围地方,运筹起来,确实比较困难,虽然说大伙儿这时候还能聚在京城,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给外派到地方上面去。
至于今天能够坐在这里的人,基本上都是李彦这个系统的核心人员,大家都有相同的追求,并且利益一致,只有两个人比较特殊:一个是李彦的老部下石柱国;还有就是现在、也是原来的锦衣卫都指挥使骆思恭。
骆思恭可以说在思想上同他们都有些格格不入。虽然因为骆养性的缘故,骆思恭也算是彻底绑上复辽系这辆战车,对于李彦的做法,也都能积极配合,说到理解和支持,那就远不及石柱国了。
石柱国的情况也比较特殊,在思想乃至华夏社的运作上,石柱国总是尽量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但是对李彦的各种举措,又总是能够积极配合,并大力支持。
事实上,石柱国的这种状态,才是李彦最为欣赏和赞同的,这就是他想到的个体独立性和群体一致性的最佳模板,不过在当前的情况下,如果强调独立性,一致性就很难保证,有的时候,他不能不采取某种形式上的独裁,以确保这个群体的凝聚力,不至于分崩离析。
总而言之,不过是石柱国,还是骆思恭,抑或是其他人,此时都能够全心全意围绕着李彦,齐心协力做事,这就是李彦想要的。
“自从咱们提兵入京都,杀了权倾一时的魏忠贤,时至今日,当初定
定下的蓝图,尚且刚刚勾勒出边边角角。李某这杯酒,要敬大家,让我们继续携手,争取早日画出完整的蓝图来!”李彦端起酒杯,郑重地向大家敬了一下。可以说在李彦的影响下,这个群体是如今大明最有理想和目标的一个群体,而且和这个时代,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大人所做,乃千秋万代之功业,我等定当誓死追随!”宋钟国第一个站出来表决心,他对此总是最为热切。
李彦看了宋钟国一眼,摆摆手示意他先坐下来:“今个儿乃是私宴,不过咱们这些人,坐在一起不谈国事,似乎也不可能,大家都随意些,有什么说什么,不必太拘束。”
在座诸人当中,李彦的年纪无疑最小,不过以他今时今日的地位和权势,言谈举止当中,自然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威势在里面。何况大家都是见过场面的人,知道其中的度应该如何把握,当下席上的气氛略微一松,恭谨中又略带随意,说话倒是自然了很多。
以宋钟国为首,闲聊中先是说起新政之后,京城和大明所发生的变化,以此来赞颂李彦的功绩,这些话李彦听得多了,不过听在耳中,还是会觉得很舒服。
“这些事情,都不是我李彦一个人做出来的,”李彦呵呵笑道:“而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青史之上,肯定会有大家的名字,来。让我们为了共同的蓝图,再干一杯。”
众人轰然应诺,酒桌上的气氛变得更加热烈。
石柱国微微笑着端起酒杯:“大人,石某此前从来没有想过,能够在报纸上畅所欲言,在这里,某代天下读书人敬大人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