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回 新官上任 (第2/2页)
半埂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工部还管着清江、卫河等船厂地坐住工匠,”郑书缓缓说道。
“那又怎么样,难道我能不顾漕运总督地反对,将工匠从清江厂抽调出来?”李彦无奈地反问了一句。
清江厂由漕运总督管,具体又由淮安同知管京卫、卫河二厂,扬州同知管中都、直隶二厂,工部似乎只能管生产计划,而这个计划,通常是漕运那边提交,都水司审批。
“该死的审批!”李彦恶狠狠地骂了一句,他也知道很多人为了这个审批权而眼红,这偏偏不是他所需要地。
“李大人,你的令名,本官与诸位同僚已是如雷贯耳,”李彦报到的日,都水司郎中白守采笑呵呵地将他引荐给其他官员。
李彦客气地一一见礼,口中也不忘谦虚:“末学后进,以后还要请诸位大人多多指教。”
“能与李大人共事,也是吾等的荣幸,”众官员大多礼貌地回应,他们确实知道李彦的名字,京城的官员,不看《华夏商报》的几乎没有,也不可能不知道华夏社。
除了《华夏商报》,《华夏文学》倡导的自然文风,以及涉及面广泛的策论,也是大多数京官必然要看的。
故而,虽然李彦以监生出任都水司主事有些不合常理,不过以李彦的文名,以李彦的恩宠,也完全可以。
只有一位瘦瘦的主事冷哼一声:“岂敢,李大人可是以军户恩荫国子监监生,此等恩宠,举朝罕见;历任锦衣卫百户、军器局大使、营缮所所副,这等资历,吾等望尘莫及;如今又是工部都水司主事,管舟车,兼理军器局,责任重大,岂是吾辈能望项背的?”
这些话明着像是在吹捧李彦,语气却是冷嘲热讽,影射李彦军户的出身,以国子监出任都水司主事不合常理;而所谓的资历,也都是非主流的小官,一下子就出任位高权重,向来只有进士才能担任的都水司主事,无论从出身还是资历来说,都是不够格的。
“金大人?”李彦微微一笑,知道此人便是原本实际兼管水利和舟车的都水司主事金元嘉,也是李彦此次任命的最直接受害者,他对李彦有意见,也是正常。
李彦更从包有才那里知道,这个金元嘉在都水司主事的位置上,上下其手,可是赚了不少家财。
仅仅是这个原因,李彦便不准备在这个位置上做出退让,他上辈子最痛恨的就是贪官。
至于其他人,事不关己,自然没必要出头做恶人,更没必要得罪李彦这个皇帝面前的大红人。
简单的客套以后,白守采便请众人分坐两旁,微微眯起双眼,锐利的目光扫过在座诸人,轻咳一声道:“李大人的事情,想必大家都已知道,明弹子锁,解弥天危机于无形;组织华夏社,&#
;&#
;&#
;&#
;
&#
;天下士林清越之音;创办大生纺织,使我大明织造愈显繁荣。”
李彦有些意外地看了白守采一眼,据他所知,金元嘉应该与白守采靠得很近,而在七位主事中,金元嘉的位置是最重要的,这自然也是白守采保举的缘故,没想到他会为自己说话。
白守采所说的这些,也正是部分朝臣支持李彦出任都水司主事,朝野间反对的声音也很微弱的主要原因,李彦不禁有恩宠,还有文名,有实绩,除了出身和资历不够,要论其他,担任主事确属足够。
而李彦的文名、实绩,又让攻击他出身与资历的人变得肤浅,如此一来,加上吏部尚书周嘉谟,工部尚书王佐的鼎力支持,天启皇帝的旨意,李彦出任都水司主事,可谓顺理成章。
“由此可见,以李大人的文名才识,署理舟车,实在是最合适不过了,”白守采对李彦微微点头:“圣上有旨,李大人署理都水司舟车事宜,咱们今日就议一议,诸位的分工应该如何调整。”
看着白守采笑眯眯的模样,李彦隐隐意识到此人怕是不太好对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