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回 训练家丁 (第2/2页)
半埂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连续与周彪、王兴发生冲突,还有直觉王好贤笑里藏刀,也不是个好人,与这样的人做生意,双方处在的位置并不平等,也让李彦将安全问题提升到首要位置。
除去每天锻炼身体,练习拳法,并尝试使用棍棒,提高自身武力值外,就是打造可以信赖的家丁队伍。
家丁们平常不用下地干活,主要进行训练,项目由李彦亲自制订,包括对身体的锻炼、打熬力气,以及简单的格斗术和棍棒。
李彦不是军人,但他有练拳的经历,更重要是能全面、科学的分析、思考,至少从表面看,这套训练计划条理清晰、且涵盖了各个方面。
每天早上,在村头的菜地会合后,首先是担水浇地以锻炼腿部力量,李家的菜地少,用不了两桶水,连带将不远处徐二娘、宋里正等邻居家的菜地也照顾到。
然后就是在荒地里做俯卧撑,锻炼手臂力量,做完后围着村子开始长跑,这是要练耐力、肺活量,都做好了,才能吃早饭,进行休息。
白天要进行的训练,上午徒手格斗,下午棍棒,家丁们不需要掌握复杂的套路,一开始都是练习最基本的动作,如直拳、勾拳、直踹、侧踢等。
至于棍棒,李彦也是在摸索,从基本动作开始操练,无非是直刺、横扫、抡砸,其中又以刺练得最多。
李家的这些动静被人看在眼里,&#
;.a
&#
;&#
;自然是风言风语不断,都说李家三娃败家,要将父母留下的遗产挥霍一空。
与北方普通中田亩产八九斗、五六斗,下地二三斗相比,盐地上能种出一百多斤庄稼,还算不错,但在外人看来,产量就是差不多,又从未见过,不知道能不能吃,自然是相当不划算。
再提起之前用亩产一石多的水田交换盐地的传闻,李彦在胆小鬼的名号以外,又有了“傻蛋”的绰号。
对这些说法,李彦并不在乎,实力才是一切,除了家丁的训练,田里的农活也在郑书与石柱子的安排下有条不紊地进行,虽说番薯产量让李彦大失所望,不过近四十亩地,也要收七千多斤。
此外,十亩玉米的产量也很糟糕,亩产只有六十斤,能收六百斤。
李家只有两间土屋,才收到一半,屋里已经放不下,李彦也觉得有改善住房条件的需要,所以他决定建房子。
——————
:番薯、玉米并不适合盐碱地生长,其优点是能在沙地、山地长得很好,并且比较耐旱。这一点已经有书友指出,所以将亩产调低,为此时番薯正常产量“近千斤”,玉米“
市斤”的三成左右,其中又以番薯影响大些,设定单产为
斤,玉米
斤。
如果有人认为原始的盐碱地不适合番薯及玉米的生长,那么还有一点需要注意,这部分旱地是经过徐光启初步改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