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埂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来自大江南北的商人,带着自己商号最好的产品,有的甚至连师傅都带来了,这样要是碰上事情,有什么需要的话,也可以让师傅出手,要比那些做好的样品更有说服力。
他们的出现,让京城变得更加热闹。刚刚落成的博览会馆,也提前开放,提供给各商家使用。
博览会馆也位于京城东南,同新建的书院靠在一起,属于李彦构想中的新城的一部分。而所谓的博览会馆,是一座三层的宽大建筑,要是有谁见了这座建筑的内部结构,可能也会觉得似曾相识,因为看上去这座博览会馆,更像后世的超级市场,里面就是一家又一家的店铺,似乎同什么博览会没有什么联系。
这里其实就是新城规划中的商业区,博览会馆在博览会结束以后,也将会继续存在下去,将铺位出售,或者出租给商家。
商家的到来,为冷冷清清的“新城”带来大量人气,春节过后,天气放晴,加上从京城到新城,可以通过京通路,然后转过来,全程都是整齐宽阔的路面。不管是坐车,还是走路、骑马,都会觉得相当的舒服、便捷。
另外,在新城和通州、京城之间,李彦还让人弄了几条公共马车的路线,如今的四轮马车已经不像几年前那样昂贵。虽然说价格还是不低,不过由华夏车辆厂自己来运营,那就没有多大的关系了。
李彦让华夏车辆厂下面专门成立了一个递运社,暂时只负责开通运营新城到通州,新城到京城,京城到通州这三条公共马车的客运路线,以后再考虑继续扩张,发展货运、公共交通,甚至邮递业务。
在华夏社下面,这些年为了完善报刊发行、递送的网络,在有些地方,华夏社已经建立了自己的递送网络,不过在大多数地方和时候,还是会借助地方上的驿站网络,毕竟,想要建立一个完善的递送网络,会需要很多资源,投入也会很大。
对此,李彦也不是太担心,之前华夏社报刊的发行,已经促成有的地方出现了地方性的递送网络,特别是在江南地区,原本就有民营性质的民信局,从事这方面的业务,虽然说发展得还不充分,不过,只要给他们时间和环境,那是肯定会发展起来的。
公共马车的出现,.u
a
&#
;.&#
;&#
;在这个时代显得非常新鲜,能够拥有四轮马车的都是顶级的富豪,甚至能骑马的人也不是很多,寻常人家,要去别的地方,多数就只能用走的,或者是坐船。
华夏递运社的大马车,虽然比不上富豪家的四轮马车,不过在车辆性能上,并不逊色,车上的设施虽然简陋,倒也干净舒适。
公共马车价格便宜,从京城到通州,虽然要比坐船贵一点,但是短距离的交通,马车又要比行船快上不少。此外,公共马
车总是走固定的路线,要坐车也很方便,只需要在路边招手,付钱以后,就能上车,然后到了目的地再下车。
公共马车刚出现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好奇,花几分银子图个新鲜的人不在少数,而且京城到通州这条路线上人本来就比较多,加上博览会在新城拉开帷幕,这三条公共交通路线,倒是挺热闹。
天启七年是会试年份,春节刚过不久,已经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举子,乘坐不同的交通工具,开始向京城。这些举子来到天津、通州之后,就会发现当地的巨大变化,并且街道上会有一种公共马车,不过是谁都可以乘坐,来往京城,显得非常方便。
对于那些三年前曾经赴京考过一次的举子们来说,三年之后,京城似乎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其实多数是政变发生以后几个月内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