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埂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二五一回风起
这样的条款,所遗留的漏洞无疑相当之大。按道理说,由乡老推举,再经地方官照规则认定,流程还算比较合理。只不过华夏的传统,向来没有按照成文法办事的习惯,“官”字两张口,更是说什么就是什么。
李彦也知道短时间内,想要在全国范围建立一套完备的推举制度,并不现实,如今也只有尽量完善。
内阁会议既定,几个人说了点场面话,李彦和王国兴率先离开,孙承宗、叶向高、朱延禧等人却坐着没有动,这些朝廷的重臣,都已经上了年纪,可谓老成持重。
刘一燝抬起头,目光微微一扫,笑着说道:“如今咱们还能坐这里,明年可不知道会怎么呢!”
“以刘大人的声望和资历,还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孙承宗笑了笑,李彦他们走了以后。剩下来的却以他最为年轻,但他却是内阁首辅,名义上在众人当中的地位最高。
朱延禧低垂着眼帘,脸上古井无波,沉声说道:“明年如何,本官难以预计,然则今日这番商讨,却令本官大为意外。”
朱延禧说着,抬头看了看对面的叶向高、韩爌,还有坐在他身边的刘一燝,话中的意思,却是奇怪叶、韩等人,竟然会支持李彦提出的大部分推举方略。
“朱大人不也是同意了么?”叶向高略略抬了抬眼帘,这位前内阁首辅勉强支撑着起复进京,身子看上去虚弱得很,多说两句话,就有点气喘吁吁的样子。
“阁老还要保重身子才是!”孙承宗在旁边关心了一句。
叶向高摇了摇头:“老夫老啦,明年也不想在这内阁尸位素餐,李三娃所作所为,老夫总觉得看不透,说权臣吧,也并不如何揽权;说不是吧,又总是上下折腾;说他忠。却让皇权集于内阁;说他不忠,又用律法保障大统传承,其所作所为,无一不令人匪夷所思,却又看不出私心何在,老夫如何能够反对?”
“所谓公道自在人心,三百国士,万千士绅,总能保我大明道统才是,”叶向高好不容易说出这一大段话,突然发出一阵激烈的咳嗽。
其他人都默然不语,大殿中只有叶向高的咳嗽声在那里回荡。
李彦对今天的会议如此顺利也感到有些不可思议,他和王国兴一前一后走出殿门,突然莞尔一笑,回头对王国兴道:“咱们觉得有些事对咱有好处,别人也有同样的想法呢!”
“大人说的是东林?”王国兴如今执掌五军都督府,他之所以能够进入内阁,还是因为李彦提议在内阁中常设一位勋贵而获得机会,王国兴的存在,可以说代表了一部分勋贵的利益。
李彦点了点头,东林名动天下,他们在民间的声望,未必会比华夏社弱,现在的规则相对来说还是公平的,大家都有机会。
李彦回头看了王国兴一眼:“勋戚那边,现在压力挺大吧?”
王国兴脸上露出一丝无奈:“都胡作非为惯了,除了那些有抱负的,谁也不愿意放弃特权,换取更为自由的发展机会。”
王国兴犹豫了一下:“大人。在下无意中听家里有人说起,似乎以后士绅也要征税?”
“有这样的传言?”李彦微微一愣,回头问道。
“似乎是!”王国兴点了点头。
李彦眉头渐渐皱了起来,士绅不纳粮,这是历朝历代的规矩,本意是为了体现对读书人的尊重,普通人家,只要考中举人,就能免去赋税,有很多地方,只要中了举人,就会有很多人入籍投靠,为的就是让名下的田地,不需要缴税。
李彦刚出宫门,就看到包有才等在外面,知道肯定是有什么事情发生,就让王国兴也一起去了兵部的衙门。
李彦身兼内阁次辅、兵部尚书,平常就在兵部衙门署理事务,商议各种大事。
/>
“大人,现在京城中的富户当中,突然流传一个消息,说是大人要左大人清丈土地,为的就是要从明年开始,向士绅征粮,”包有才急忙赶过来要说的事情,竟然就是王国兴刚才提到的。
“可曾查了这个消息的源头?”李彦神色冷淡地坐了下去,看不出他到底有什么想法。
“还在查,”包有才道:“此前一些线索,发现最早传递这个消息的,多数和叶大人有些关系。”
“叶向高?”李彦微眯着双眼,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听到叶向高的名字。此前就有很多叶的门生在运作,似乎要借助明年的国士会,让李彦离开内阁。